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外戚虽好,但他感觉神迹最后专门说的那句“国家体制正常运转”,就是针对他大汉后来的一串小皇帝的!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对于外戚抱有深刻警惕,他并不觉得外戚是个好东西。
不过,见神迹如此评价汉朝时期的外戚,又加之汉朝时期的外戚确实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他便道:“汉朝的情况跟大明并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当时确实需要外戚助力,但后来的朝代,外戚的正面作用越发小了,负面影响越加扩大。而且,皇帝大权在握,也并不像汉朝一般众多的有实际封地全力的同姓宗王威胁,自然外戚也只能是外戚了。
【汉朝最着名的外戚,包括吕氏、卫氏、霍氏、许氏、王氏、窦氏、邓氏等。】
【而除去开国一代的吕氏外,真正掌握大权、又有不小的正面贡献的,则是卫氏、霍氏、窦氏等。】
【卫氏,是汉武帝妻族,卫青、霍去病二人征战匈奴,战功赫赫,打出了“漠南无王庭”的成就,又与皇帝关系亲近,备受信重,恩宠有加。唯一可惜的是,二人的寿数都不算长久,霍去病二十四岁病逝,卫青四十余岁病逝。】
【霍氏,则是汉昭帝皇后的外祖父、汉宣帝妻族,其代表人物霍光,是武帝托孤大臣,同时是霍去病的异母弟,秉政二十年,遵循武帝法度。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打下了昭宣中兴的局面。最后陪葬武帝茂陵。】
【窦氏,与前两者不同,乃是东汉汉章帝妻族,窦宪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北匈奴主力被彻底歼灭,并逐北单于,迫其西迁。】
【至于这些西迁的匈奴,则是奔逃到了欧洲,为罗马帝国的覆灭添了一份力。】
————————
————————
外戚整体上的威胁没有同姓宗王大,因为中国古代最根本的、无法摆脱的根基是宗法制,在宗法制下,外戚再如何也并非继承人序列,但同姓是在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序列的。
换言之,外戚想要登上皇位,相当于改朝换代,这样的阻力和难度远远超过同姓宗王想要自己登上皇位。
最后这几家属于概括,因而没有多写他们的负面内容,更侧重功绩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