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胤礽看到此处,虽面色不变,却是瞳孔一瞬紧缩。
同为皇太子,他对于耶律浚还是更能够感同身受一些的,虽然他的汗阿玛与耶律洪基并不相同,他们父子间和耶律浚父子间也并不相同。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不能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耶律浚的处境是何等的危险,完全可以算作是死路一条、无可回转。
不是因为耶律乙辛,而是因为耶律洪基——没有证据,并不治罪,但是还是处置了所有提到的人,即使是曾担任北院大王的耶律撒剌也不例外;
没有证据,分明应当是诬告,却下诏宣布鼓励各处告发谋反之事……
这是耶律洪基自己就已经不愿意相信太子了,他想要得到一个答案,或者说,他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现在需要的是证据。
而且,皇后的力量、萧孝穆一系的权力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除非耶律浚此时已经有了改天换地之能,否则,不过是无路可逃的死局。
想来,若非辽道宗日后果真没有子嗣诞生,那耶律浚是否能够获得平反还是两说。
独子啊!独子!
他不由看向了老大胤禔,见他也看了过来,便露出了一个充满恶意的冷笑。
宋朝,开宝年间。
作为和辽国同时期的大宋几人,对于辽国的事情也更为了解,同样也比较清楚在辽国后族皇族之间的联合与矛盾,以及皇族之间、后族之间的争斗。
但是激烈到像萧孝穆、萧孝忠两系这样的,确实不多见,起码如今的辽国没有这般争斗——好歹还是这么亲近、萧孝穆萧孝忠亲兄弟、子辈乃是堂兄弟的关系,居然会斗争如此激烈……
之前的斗争,若是后族,好歹还是不同帐、或者血脉相对要远一些的派系之间。
这次居然就在萧耨斤的兄弟支系之间……
赵匡胤觉得这正是辽国出现颓败的征兆:“政治斗争不可避免,但这般走向极端,朕觉得辽国是没什么好日子了。”这种口子一开就收不住的。
赵光美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太子耶律浚如今娶妻了吗?若有,太子妃又是出自谁家?”按照这种规律,不会还是萧耨斤某个兄弟的后代吧?那这几支兄弟还真是打得头破血流。
“还是萧孝穆一支有大问题。”赵德昭断定,说来说去,最开始搅风搅雨的就是萧孝穆一系,其他支系都还好端端的,他们就开始动手,“还不如萧孝友一系,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六月,受耶律乙辛指使,牌印郎君萧讹都斡到了耶律洪基这里自首:“耶律查剌上次所告并非虚妄,我也参与其谋划,想杀耶律乙辛等人并扶持太子登基。我如果不来这里说明事实,恐怕事情败露后遭到株连。”】
【耶律洪基大怒,于是开始审查太子耶律浚及他所认为的“太子党”。而审讯太子党的事情就被交给了耶律乙辛,耶律乙辛通过酷刑折磨,让他们全部认罪,坐实了太子耶律浚想要谋立篡位之事。】
【此时,耶律浚已经成婚,太子妃萧氏是萧耨斤三弟萧孝诚一系。
萧孝诚一个儿子叫萧知微,一个儿子叫萧知玄。太子妃萧氏是萧知微之女,萧知微无子,便过继了萧知玄之子乙信,因而萧知微和萧知玄两支更为亲密。】
【而萧知玄除去过继给萧知微的乙信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萧讹都斡,就是此次诬告太子耶律浚之人;一个叫萧挞不也,被耶律乙辛审讯,酷刑之下认罪被杀。】
【于是,耶律洪基废太子耶律浚为庶人,囚禁在上京。】
【至此,萧孝友一系因谋反全灭,萧孝忠一系皇后萧观音被诬告而死、太子耶律浚被废,萧孝诚一系失去了太子和太子妃、亦是日后的皇后。】
【还剩下的,就是此时大获全胜的萧孝穆一系,以及名声不显的萧孝先一系。】
明朝,洪武年间。
“哇哦!”朱柏发出情不自禁的感叹,这家族内斗实在是精彩万分,牵涉甚广。
虽然他们作为大明皇子,在大明建立后总要学习各项课程,但关于辽的这些家族派系争斗还真不怎么了解,不说对辽史的学习程度了,只说辽覆灭后,史料散佚,元朝也只是将将编成,加上部分宋朝的史料,总体而言并没有能够很好记述这些细节。
虽然理论上,这些朝堂斗争的家系也不应该算是什么细节。
“所以说,钦哀后萧耨斤有五个弟弟,现在就剩下了两个了,这两个,一个是干掉了其他兄弟支系,一个是因为没有身居这几个关键位置所以没有卷入漩涡。”朱橚总结,有些唏嘘,“除去萧孝友一系是自己失去权柄又谋反败亡,其他都是折损在了内斗之中……他们兄弟子侄的关系竟然会如此之差?”
中原王朝也不是没有后族、虽然中原的后族并非辽的后族,也并非没有权势滔天的家族,但是总体而言,大部分还是能够秉持一个家族的理念的。
“辽在这之前的家族斗争也没有这样激烈……所以,钦哀后一系的家中到底是怎么教养的?兄弟的后辈相互厮杀,而且,这诬告耶律浚的萧讹都斡还是太子妃的亲兄弟,太子登基对于他完全是好事啊?”朱樉不解,以辽历代皇后家族的情况看,只要耶律浚能够登基,太子妃变成皇后,那么作为皇后亲兄弟,萧讹都斡自然是前途光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