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恺这个时候招号称小诸葛的白山禧到金陵,具体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看看南部五省是否真的听话了。
第二层意思,小诸葛能否看清大势,为我所用。
有能力之人,应当把精力放在富民强国上,而非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之上。
一顿颇为丰盛的晚宴,杨恺、李白、徐勇倡四人入座。
白老师跟赵玉墨帮忙倒酒后,退出了餐厅。
总统喜欢在餐桌上谈事情,这已经不是隐私了,而是公开的习惯。
诸多人都清楚,也学会了适应这种潮流。
吃饭、谈事两不误。
在场诸位,杨恺最年轻,但他的话语权最高。
“这第一杯酒,该为白兄接风洗尘,各部军队整编,耗费心神,此中的功劳不得不表。”
“总统客气,本是军人分内之事。”
随后杨恺叹了一口气,
让人把心揪了起来。
“不妨给两位兄长直言,如今扩编海军,势必导致整体的军费上涨。陆军、海军、空军都需要建设,且缺口上还很大。”
“军械革新、装备升级、引入舰艇、引入战机,培养海空体系,完善陆军体系;这些工作繁多且杂乱,需要人助我。”
李白二人没太明白这个意思,
咋了,要把我们哥俩调过来,剥离实权了?
心中尽管已经猜过这种情况,可真正听到了,还是有些心窄。
杨恺呵呵一笑,
自然不是剥离两人的实权,
“我计划陆军执行集团化,按照集团军的概念去调整,设立四个主要的集团军,奉天、山关、金陵、湘南;每个集团军辖10-15万人,负责一省乃至多省的驻防问题。”
集团军是一种新的概念,考虑大兵团之间的作战思路。
而非以往的乌合之众,几个军,几个师乱战。
那么湘南集团军方面,就需要白山禧好好的调教了。
按照实力而言,孙楚的山关部队最强,装备最好。
其次是金陵、奉天;
最后才是湘南的李白部队。
按照这个维度,提升一些炮力支持。
也算是陆军的小革新,成立四个集团司令,来主导各集团军的建设。
陆上的部队,还是杨恺目前最大的基本盘。
人数最多,战斗力也相对更好。
随着各部整编,军械逐步的提升更新上来,战斗力也会直线提升。
而预备役、新兵的涌入,更换老兵及没啥战斗力的大头兵。
更换新的血液,保持蓬勃向上。
白山禧万万没想到,不仅不是裁撤他的军权,还给他安了一个集团军的司令员。
湘南这支部队,杨恺担心的点很多。
不是自己的嫡系,又掌控在李白二人手上,该如何避免政治上的冲突,把矛盾引入到外界来。
那只有蒋老师符合了。
湘南的经济实力,肯定比不上闽州跟粤东,若是拿下这两处地盘,部队调拨,便可迎来更多的军费。
一年的军费就那么多,杨恺肯定是紧着嫡系部队来。
要么提升军费,这叫做开源;要么内部勒紧裤腰带,这叫做节流。
上军械,还是上人,想必各个集团军司令都能考虑清楚。
上两门火炮,远比几十杆步枪重要。
肯定要裁撤兵力,缩减兵员。但之前属于杨恺的事情,大家还心有抵触。
现在让你们自己担任司令,自己去裁撤兵力。
只有这些军费,想要活着且变强,只能是用优良的军械,替换繁多的大头兵。
裁撤下来的大头兵,暂时转入工兵队伍。
路政上还需要劳工,
地方建设上还需要劳工。
这是一场革新,旧的必然淘汰,过时的武器,过时的兵,已经不符合当前战事的需要了。
顺便令白山禧去参观金陵的驻防部队,看一看飞机、装甲车、大炮的模样。
强军不仅仅是一句话,更需要各个师长与杨恺同心。
把力气放回军事上,摆脱政治的影响。
结束会客之后,李白二人谈了不少,白山禧返回湘南。
四大集团军成立,
而闽州方面,爆发出多次游行。
这两省在老蒋手下,虽有鹰酱罩着,但拦不住群众向往自由啊。
如今的政权,唯有金陵政权。
你自己成立政府,唯有两个省的嫡系官员认可,出了两省地界,人家根本不承认。
乱臣贼子,叛逆之人。
再加上此次租界事件的影响,有人在暗中推波逐流。
王亚乔安排了杀手,前往粤东。
老蒋这小子不听话,放着政权一统,结束军阀的路不走,在那苟延残喘。
作为爱国之人,定人人得而诛之。
对于老蒋集团的关键人物,王亚乔制定了两个刺杀计划。
一个是他的财务管家宋梓文、一个就是蒋老师本人。
只要干掉他们,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这不失是一种方案,但上不得台面。
你这样搞,我也这样搞,以后哪还有安全而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