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封建朝代,百姓都是愚昧的。
这并不是百姓的错,而是朝廷和地方官府故意为之。
他们用愚民之术管理百姓。
百姓们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是朝廷和地方官府故意让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朝廷和地方官府推崇孔子,百姓们便推崇孔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和儒家思想便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座大山。
后来的王朝为了稳定秩序,维护统治。
继续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而作为孔子后人的衍圣公,顺理成章的受到了尊崇。
崇祯倒孔的目的并非直接打倒孔子和儒家思想。
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
当时读书人和官员都是读儒家典籍长大的。
孔子和儒学思想已经占据了他们的三观。
很难更改。
崇祯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倒衍圣公,顺便给孔子和儒家思想泼脏水。
像愚公移山一样,动摇那座大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衍圣公虽然死了,但衍圣公府还在。
只有在物理层面让衍圣公府消失,才能达到泼脏水的目的。
考虑到衍圣公府的特殊性。
崇祯不能让东厂,锦衣卫动手。
更不能让朱慈炯和他麾下的将士们动手。
他要用民意达成这个目的。
......
面对东厂提督张容的指责,衍圣公的嫡长子孔兴燮涨红了脸,额头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他想反驳张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毕竟张容说的是事实。
不反驳等于默认。
对他更加不利。
情急之下,孔兴燮朝着张容双手抱拳:“提督大人冤枉啊,家父绝对没有给建奴送银子。”
张容两眼一瞪,指着远处的博洛说道:“看见那个人没有?”
孔兴燮顺着张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回答道:“看见了。”
张容冷哼一声:“那人叫爱新觉罗博洛,是阿巴泰的儿子,努尔哈赤的孙子。我朝十七年时,他跟随多铎南下入关劫掠。用不用把他喊过来,当面对质?”
孔兴燮本想同意张容的建议。
但是看着张容自信的样子,孔兴燮又怂了。
张容可是东厂提督,绝不会做没把握的事。
既然他敢这么说,肯定是掌握了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孔兴燮无奈只能再次低下头,无言以对。
就在他以为张容要发飙的时候,却听到张容用缓和的语气说道:“孔大人毕竟是衍圣公的嫡长子,给叛军捐钱也是受到了威胁,并非本意。”
孔兴燮被张容前后的反差弄懵了。
他皱着眉快速思考了一下后低声说道:“提督大人说的是,给叛军捐钱并非我本意。至于家父的事,我也不知情。还望提督大人看在孔氏一族忠心耿耿的份上,高抬贵手饶了我们。”
张容面露难色:“此事恐怕有些难啊。”
孔兴燮以为张容想和他索要好处,他压低声音:“这没什么难的,就是提督大人一句话而已。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张容装模作样的想了想,点头道:“也行,不过需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
“当着城中百姓的面,把这件事说清楚,另外号召百姓们给京师官军捐献钱粮。”
孔兴燮琢磨了一下,并未觉得不妥。
要知道这里是曲阜。
孔家在曲阜的地位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他爹在京师被活活打死的情况,绝不会在曲阜重新上演。
在孔兴燮同意后,曲阜知县立刻将消息传遍全城。
次日一早。
张容还是像之前一样把守军调出城训练,他的人接管城防。
巳时初,曲阜县衙外百姓云集。
张容站在高处,对着所有人喊道:“数月前叛军曾兵临曲阜,向诸位筹集了不少钱粮。此乃资敌之罪,按律当斩。”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张容嘴角微微上扬,接着说道:“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今天给诸位一个证明自己无罪的机会。”
他这番话说的非常有水平。
先是给众人定下死罪,让所有人都心生恐惧。
随后给众人一个脱罪的机会,让人们对他产生好感。
短短两句话,便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张容不一定是坏人的感觉。
百姓们立刻响应道:“多谢大人!我们都是被迫的,请大人明察。”
张容伸出双手向下压:“诸位不要急,先听一听孔大人是怎么说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孔兴燮迈步来到张容身边。
他对着四周的百姓抱拳施礼,然后把提前准备好的词全都说了出来。
总结起来一句话:他是被迫捐钱。
等他说完,张容在旁边问:“孔大人,听你的意思你一直忠于朝廷,忠于陛下?”
孔兴燮使劲点头:“没错。”
张容笑着问:“既然说忠于朝廷,那现在官军缺钱缺粮,孔大人能支援多少?”
孔兴燮咬着牙说道:“为了支持朝廷,衍圣公府愿意拿出二十万两白银支援官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