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还需要维护朝廷的体面,更不要说大明本身的话语权除了武力,就是维护接受大明册封人的利益。
当前幕府是永乐帝承认的日本王,而藤原氏很可能要反的就是足利氏,若是让其他邦国知道大明派遣军队支持藤原氏,很可能造成邦国对大明的不信任,影响到整个朝贡体系。
在这种大事面前,朱仪还是拎得清轻重。
“倒是不需要派出战士。”
喜儿扬起嘴角,道:“那大村纯忠就会给我等提供消息,只要如大村纯忠那般的人多些不就成了。”
和什么事都想亲力亲为的张北海不同,喜儿在倭人身上看到了不少当倭奸的潜质。
对于大部分倭人而言,除了领主,他们是不认幕府朝廷的,换而言之,国家怎样都和他们没有关系,换哪个氏族上去,他们依旧该种地的种地,该交税的交税。
“非自己人,如何判断情报真实性?”
知道了倭军的所作所为后,张北海可不相信那些大名。
“真假又有何干?”
喜儿直接耸肩说道:“我等只守长崎,对于之外情报,知道个大概不就行了?”
顿时,张北海就上下打量着喜儿,不得不说,这位内官很有做监军的潜质,或者说,当个参谋挺不错的。
“钦差大人所言极是。”
张北海拱了拱手,道:“那不就是锦衣卫的活吗?”
话音落下,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倭岛总不会有锦衣卫吧?”
许久之后,朱仪才开口,语气都没有什么底。
说完,目光还不自觉看向喜儿,毕竟与锦衣卫齐名的,那就是东缉事厂了。
“看我做甚?”
喜儿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若能在缉事厂做事,又怎么可能到倭岛来?”
“不行吗?”
张北海质疑道。
闻言,喜儿不断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道:“锦衣卫主外,缉事厂主内,这是圣上定下的规矩,尔等觉得那些大人会敢不听吗?”
“那你也可以是锦衣卫啊!”
朱仪大手一拍,似乎发现了一个极为紧密的逻辑。
既然锦衣卫对外,那么喜儿只要改一下身份不就得了,更何况在圣人接手锦衣卫之后,整个锦衣卫无不透露着神秘,就连那以前经常能见到的锦衣卫都指挥都没见到人。
“如果倭岛有锦衣卫,那会不会和我等联系?”
张北海在喜儿狂翻白眼后,深思熟虑问道。
不过,他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现在的锦衣卫已经不是以前的锦衣卫了,内部可没有各种挂职,除了镇抚司的官吏外,大部分番子都转成了缉事厂吏员。
真正的锦衣卫,已经化整为零,没有谁能准确知道谁是锦衣卫。
“应当不会吧?”
喜儿皱眉道:“我等来长崎也有些时日,也没见有其他明人。”
“有没有一种可能。”
朱仪挠了下头,道:“那什么藤原氏封锁了我军在长崎的消息,所以倭国知道我等在此的人,仅限于一部分人?”
这时,喜儿和张北海才反应过来,圣人早就和藤原氏有协议,若是藤原氏早有准备的话,确实能够做到消息封锁,不过,随着战事开启,这件事也不知道能瞒多久。
“不对,总督,钦差,想这些做甚?”
张北海很快就反应过来,道:“就算倭岛有锦衣卫,也不妨碍我等收集情报啊!”
如果倭岛上有锦衣卫,那自然是更加方便明军,而就算是没有,其实影响也不会很大。
“这方面,钦差比较熟悉,就由钦差挑选合适人选吧。”
朱仪立马说道,既然不用士兵,那也就喜儿手下有从工人中挑选出来的倭人,所以让喜儿来实施最合适。
“不急的话,那大村纯忠就想做买卖,到时候咱们也组个商队就成。”
喜儿稍加思索道:“当前倭工之中,就算放出去了,也无法保证其会如实回禀情报,还需要再考察一段时间。”
虽然那些工人表面上十分谄媚,可内心想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喜儿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阿谀奉承之辈不可靠,更主要的是,喜儿内心也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刻板印象。
几人正在讨论着之后的规划时,就有士兵跑上前来,道:“总督,新一批物资送到,请总督清点。”
闻声,几人不约而同看向士兵,喜儿率先开口,道:“是何人运送过来的?”
“回钦差,乃是大村氏,大村纯忠。”
士兵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倭国大名的称谓,就名字而言,倭国的发音和大明官话有些许相似之处。
“这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朱仪咧嘴一笑,朝着喜儿和张北海示意,道:“同去?”
“同去。”
喜儿和张北海同声道。
外边送来的物资自然不能全都存放在城主府中,所以朱仪他们早早就建好了粮仓,大多数粮食就放在其中。
村落之外,大村纯忠让自己的亲信将围观的倭民给隔开,这些物资都是要送给明军的,可不是给这些屁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