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二年春,阳光明媚,春风拂面。这一年春天,归于尘派遣大批工匠和劳工前往洪河之上,开始修建一座连接容县与洪城的大桥。这座桥的建设不仅将方便两地人民的往来,还将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归于尘深知交通对于一个地区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心要改善洪河两岸的交通状况。他亲自监督工程进展,并确保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不久之后完成了这座宏伟的大桥。
大桥竣工后,人们欢呼雀跃,庆祝这个伟大的成就。它成为了洪河两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见证了归于尘对民生的关怀和承诺。从此,容县与洪城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高。
归于尘的这一举措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和感激之情。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作为统治者的担当和责任,让人民感受到他的关心和爱护。而这座大桥也成为了归于尘治下的一项标志性建筑,永远铭记着他的功绩。
当那座连接着城市与外界的桥梁被修好时,归于尘与柳依依以及张芸娘亲率领着整整一万名手握AK47步枪的精锐之师,气势汹汹地向洪城进发。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攻破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解救那些被困在旧皇宫中的妃子们,同时也是为了救出他们自己的皇子归海。
魏国在洪城的守将淳于越乃是一名强大的先天武者,擅长使用一柄铁棘藜骨朵,其勇猛程度令人惊叹。他手下拥有一万名弓箭手和一万名长枪兵。面对归于尘仅仅率领一万士兵的围攻,他并没有丝毫的慌张。
这一天,归于尘亲自对城上喊话。
“城上守将听着,朕是东周至尊始皇帝归于尘!你若出城投降,可免一死!顽抗天威,则将身首异处。”
淳于越一脸不屑的讥讽道:
“哟哟哟,这不是郑国的亡国之君,丧家之犬吗?怎么纠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就想来复仇啦?还东周至尊始皇帝。郑国皇帝都当不明白,还东周皇帝。你个昏君丧家之犬也配?”
“就凭你一万草包也想战胜我两万劲卒,真是白日做梦!皇上仁慈,留下你的家眷没杀,你不思报恩,反而来此造反!真真是岂有此理!有胆你就攻城。看我生擒活捉了你,好交给皇上领赏!”
归于尘闻言,不仅不怒,反而笑道:“好一个淳于越,武功平平,倒生得一张巧嘴!你孤陋寡闻,耳目闭塞。自是不知朕已今非昔比。魏皇帝曹正纯没杀我爱妃皇子,朕自然也会饶他一命。而今,朕取天下重振东周之决心永不更改!你若识时务,归降于朕,依然可当将军。否则,城破之时,你必粉身碎骨。”
说完,归于尘举起AWP狙击步枪,瞄准淳于越旁边一名弓箭手开了枪。
一声枪响之后,弓箭手倒地而亡。
“淳于越,立刻开城投降,否则下一个死的便是你!”
淳于越心惊,这是何等神兵利器?竟比强弓硬弩射程还远!
但是淳于越依然不甘心。只见他后退两步,令盾牌手护住他的身形,而后发令:“弓箭手放箭!朝那个穿黄色龙袍之人放箭!”
随后,一阵箭雨自上而下,可惜离归于尘还有百余米时,便已经无力落地了。
千夫长向淳于越报告。
“将军,箭矢够不着对方啊!怎么办?”
淳于越气急败坏道:“你问我,我问谁去?只能死守了,对方攻城的,便会进入弓箭手射程。”
归于尘见淳于越不回应,决定给他来点刺激的。
“全体士兵听令!朝城上敌军自由射击。”
一时间,枪声响起,像过年放鞭炮似的。
城上士兵瞬间倒下千余人。
见火力太猛,死伤惨重,淳于越害怕了。
别人打得着他,他打不着别人,这仗还怎么打?城还怎么守?
淳于越大喊:“东周至尊始皇帝陛下!罪将愿降。请您稍候,罪将马上开城门,跪迎天威驾临。”
随着淳于越的喊话,洪城的城门缓缓开启,一股沉重的铁锈味伴随着城门摩擦的吱嘎声弥漫在空气中。城楼上的士兵们面露惧色,纷纷放下武器,跪倒在地,以示投降。归于尘站在大军之前,望着这一幕,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战争的复杂情感。
“依依,芸娘,传令下去,进城后不得滥杀无辜,维护城内秩序。”归于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陛下!”两位女子领命,迅速传达指令给周围的将领。
大军有序地穿过城门,进入洪城。街道两旁,百姓们或惊恐或好奇地注视着这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军队。归于尘特意吩咐,军队要展现出对民众的尊重与保护,以赢得民心。
进入城中,归于尘直奔旧皇宫而去。那里,是他此次行动的最终目标——解救被困的妃子与皇子归海。旧皇宫被重重守卫包围,但此时已显得力不从心。当归于尘的大军出现在皇宫前时,守卫们纷纷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