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回应袁术的话,熹平六年六月初五,已经被暂时任命为太常卿的周毅大手一挥,源源不断的车架拉着各式各样的书籍出了洛阳南门,消息一出,终于没有人再无脑质疑,而是全部抱着大开眼界的心情等待后事发展。
作为这件事的资深资助者的蔡邕,再一次受到了十分热烈的关注。
蔡邕的名声跟他的仕途正好相反,眼下洛阳文人最称道的事情,一个是熹平石经,一个就是那号称十万卷书的藏经楼,而这两件事,竟都跟蔡邕相关。
蔡邕学术大家的名声再次深入人心,于是洛阳城中的学子都以得到蔡邕的指点为荣,而得到蔡邕赞赏的文章,获得丝毫不亚于汝南许子将主持的月旦评。
如果不是蔡邕得罪宦官得罪的狠了,一个太学祭酒还是真的手到擒来。对于这种躺着就得来的意外收获,蔡邕表示十分满意。
“周府君说了,十月初三,洛阳经阁大开,诸学子都可以过来观摩!”
消息一经得到证实,顷刻间传遍洛阳。第二天,事件再次扩散,洛阳附近郡县如河内、颍川、陈留、南阳、弘农等皆有豪族子弟到来。
这些远处来的大多驾车骑马,前呼后拥,有的还未到洛阳,道路便已经堵塞了,而洛阳城门则更是从早到晚都有外地士人排着队进入,如此盛况,更超昔日的石经观摩!
“之前居然还有人谈及周府君治民无德?真是痴言痴语!如此十万卷藏书,引得天下士人争相聚集,还有什么德行能与此比肩呢?”
“然也!如此用圣人之道行教化之事,我大汉边疆必定日益稳固!”
来自四面八方的士人相互作揖,跟随着周毅的指引领了腰牌,随后聚集到了太学附近,此间热闹程度也宛如集市,等待的同时,士人们争相模仿石经笔法,于是洛阳城内笔墨纸砚被一扫而空,却依旧供不应求。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毅被拥簇着闪亮登场,面对着来自各地的豪族子弟,周毅没有任何骄傲,他推出了自己的至交好友袁术,大声的感激着袁术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帮助。
袁术站在高台之上,内心无比兴奋,他大方的表示,今日他袁公路作为士人表率,要自掏腰包赠送到来的学子三千册书籍。
一本书对于这些士人根本无所谓,但是袁术这样的顶尖大族子弟的友谊却是很有所谓!
在这洛阳一带,不知道多少士人有着袁家故吏的身份,也不知道多少人希望能跟袁家发生交集。反正袁术声音一落,全场都是争着想要得到袁术赠书的。
被众星捧月一般对待的袁术笑了咧开了嘴,他这时候很想战术后仰随后大喝一句:
“什么才叫士人表率啊?”
“那庶出的袁本初,可比得上我袁公路吗?”
原本为了认识袁术的士子拿到书后,反而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不同于直接抄写,这样的印刷体文字造成的冲击感令士人们啧啧称奇。
“公衡,你居然真的办到了!仅次十万本书,便足以青史留名了啊!”王允感慨道。
周毅淡笑:“倒也不是真的有这么多,大多是一式几份,甚至一式十份的都有。”
王允点点头,不过内心还是觉得十分了得。
周毅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方的人群,突然想到了唐太宗的那句:天下英才,皆入吾彀中矣。
汉代的经文垄断可以称得上恐怖,世家大族都是以此为根基,若没有某一经文的解释权,便如同无根之浮萍。
而要想解决这种情况,无疑是要将这一波人给打下去,随后整出来一套能够让阶级不断流动的东西出来。
步子太大会扯着蛋,就目前看来,光是科举制度都是一个很先进的东西。
汉代读书的门槛太高了,就算整出来科举制度也只能面向士人。因此,必须要将读书的门槛降低,促进学术下移。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算是赢到最后,到头来也不过是重新建立一个汉朝,或者是更烂的晋朝。
熹平石经的例子告诉周毅,这些士大族其实不在乎这些经文被谁学到,甚至他们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到,他们在乎的,只是独属于自己的解释权。
只要你不触碰这个东西,他们大可以让你任意施为。一处书阁只是开始,万里长征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除此之外,渔阳的事算是一个经验,或者说是一个教训。
倒也不是说地盘小的时候不能太有魄力。
真正的情况是如今天下未有大变,汉朝那一套的规矩还运行的好好的,你要行不寻常之事,必然得在不寻常的时候。
不过这也没什么,因为天下马上就要不寻常了。
喜欢三国之周氏天子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三国之周氏天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