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劝退贾诩,渡河之战
贾诩是个人才,周毅当然要争取一下。
贾诩站在河间时,手中书信第一句便言道:
“书中云,人只有在重要抉择上才能认清自己的本心,因此,周某特意给文和一个认清自己本心的机会。”
对岸如今是什么情况呢?
贾诩回望,已然看到幽州兵动弹起来,前方有源源不断的士兵上了舟车。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辅兵抬着抱着蒲筏、飞絙、浮囊、皮船、木罂等械筏下了水,来自幽州并州的主力部队更是几十几百的结成方阵,各个操刀带甲。
这俨然是一副要攻打过来的样子!
两方对峙了许久,大阳城附近的树林都被周毅砍了大半,已经足够他这几万人渡河了。
不需说的,牛辅那边隔河而望,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发现了周毅的动静,随后立刻惊慌报信。
“幽州兵过河啦!”
一声叫喊起,于是乎只是顷刻,整个黄河两岸便生出一种极为肃杀的气氛。
周毅给贾诩的信倒也简单,那就是跟贾诩声名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那就是,西凉兵暴虐无道,周公衡代天子讨伐之,上合天意,下顺人心。
周毅曾经说过,助纣为虐者杀无赦,此言不会更改,因此若是你贾文和还是坐船去了彼岸,那彼此自然是敌人。
周某虽然对你有些欣赏,但还是必杀之,否则难服三军之心!
贾诩顿时怅然,只见他只是简单的回顾了一眼快速集结起来的西凉兵与身边焦急不安的下人,心中便已经有了定论。
他才发现,他其实一点都不了解周毅,这位当朝右将军,不足三十便可拨动天下大势之人。
倒不是说贾诩当真完全错了,其实他的理念倒是跟周毅昔日对周简提出的义利统一观十分一致。
站在更高一级的台阶,司隶五六百万人皆是汉人的力量,因此周毅不能不愤怒。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或许周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他这个人终究是骄傲且功利的。
周毅不屑于仅仅是当世的评价,他还要让后世知道他的的确确是位心中有万民的上位者,他要让自己成为秦汉士族怪圈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什么虚伪,虚伪的人会喊一声讨伐董卓然后就真的横渡两千里并真刀真枪的干起来吗?
什么不忠,若是连他周公衡都不忠,那酸枣那群畏而不前的诸侯算什么?
“他周公衡当真要攻过来了?”牛辅瞪大眼睛问道。
“绝无虚言,想来是这两天河水变缓,彼辈已然开始拔营了!”
“贾文和呢?”
“不知去向,据说有人看到了贾辅军出营,但是不知怎么的竟然顺流而下了,或许是距离太远没看清。”
牛辅此时已然戴好盔甲,他此时也来不及追究贾诩到底是逃了还是被扣住了,略定神色之后便上了高台观望。
“周公衡如此小觑我,简直欺人太甚!”牛辅脸色铁青。
……
关东诸侯都得感谢周毅。
因为若是没有他,这群人这次的行动完全就是个笑话。
牛辅自打接下董卓命令之久,就从不敢小瞧周毅。
毕竟这个人跟乌桓人鲜卑人战斗过,和凉州、幽州叛军战斗过,和黄巾军战斗过,全部取胜,没有失败过。
牛辅发怵都来不及,哪里会掉以轻心呢?
现如今,此人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审视着周毅的进军动向。
周毅顺着河道往对岸进军,一步一步接近牛辅,一派以正御兵的态度,牛辅便也在对岸布置好人手,准备给周毅来一个半渡击之。
正月十八,双方在河对岸发生前哨战,周毅所部的数百精锐跟牛辅激战一场,互有损伤。
幽州兵虽寡不敌众,但是进退有度,最终还是撤了下来。
一场遭遇战就能看出很多东西,经此一回,双方各自摸清楚了一些基本信息。
就比如说牛辅,当即就感受到了幽州兵的不好对付,跟关东诸侯一股脑拉出来的农民士兵不一样,周毅可是硬得很。
至于周毅,也彻底放下了对牛辅的小觑,毕竟此人在历史上也就是个跟班式的人物,周毅打起精神,准备拿出自己的能力全力一战。
周毅从张飞等人的部众之中选出最精锐的兵士三千余人,充实到了自己麾下作为主力,完全由自己亲自指挥调度。
关羽则是被命令带着从幽州带到雁门的老兵在一旁辅佐周毅。
至于后方的其余部队则各自结阵自保,前军获胜则谨慎前压,前军溃退则立刻接应,以保存实力。
之所以这样安排,实在是对于一路上从并州拉上来的士兵,周毅没有万全的信心。
盖因为目前这种硬仗,最重要的就是将主对于局势的控制力,这就要求士兵足够信任将主,保证主帅的每一个命令都如数落实。
强行把新兵拉上战场,万一和牛辅所部对上并战败了,那时候就轮到周毅变成黄巾第二,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