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接到了,来自于辽东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驻守高句丽故地的姜恪和薛仁贵二将,发来了消息。
据他们打探得知,百济国的残存势力,开始了兴风作浪。
百济国的太子扶余隆,在浮屠道琛和鬼室福信的簇拥下,联系百济国残存的贵族,想要再立百济国。
并且也联系了,残存的高句丽贵族,想要一起起事。
其中的好些贵族,就将这个消息泄露给了姜恪和薛仁贵。
这些残存下来的贵族,基本上都是华夏遗民的后代。
李承乾考虑到这一点,也就没有除掉这些人。
他们心属大唐,也畏惧大唐。
所以毫无保留,就将心怀二意的人给背叛了。
也许有一些人,还心存侥幸。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想效忠大唐。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消灭,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几乎在同一时间,莱州水师都督和副都督,刘仁轨和刘仁愿二将,也发回来了八百里加急军报。
还说明了两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新罗,这个与大唐一向交好的区区小国,也是不安分了。
如今的新罗,妄图恢复原来的故土,不想就这么败落下去,也是跟扶余隆加强了联系。
另外倭国,也是参与到了支持扶余隆复国的阵营当中去。
李承乾得知了这个消息,只是戏谑的笑了笑。
面对这样的困局,他是毫不在意。
小小的新罗,顺手也就能灭了。
倭国妄图染指辽东,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李承乾对于这些加急军报,没有任何的重视。
正如姜恪、薛仁贵、刘仁轨和刘仁愿所说,他们能够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麻烦。
也不需要援助。
李承乾对此非常的放心。
辽东,新罗。
金春秋同一众臣子,正在协商着要事。
“大唐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后,兵力空虚,大唐的大军,都撤了回去,我们若是有什么动作的话,就要趁早了,等反抗的血性,全部被镇压了下去,到时候再想干一番大事业,可就无比的困难了。”
新罗王金春秋不甘寂寞,心中的野心蠢蠢欲动。
前来联合的浮屠道琛见此,脸上满是喜色。
就该如此。
只有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大。
否则,单枪匹马的去斗,没有好果子吃。
只有联合所有人,才能将唐军赶出辽东。
“父王,如此行事,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金仁问脸色一沉,忧心忡忡的说道:“大唐的强大,超乎我们的想象,能够秋风扫落叶一般,灭了高句丽和百济,足以证明大唐不可战胜,若是我们心怀二心的话,可就连大唐的仁慈都得不到了,到时候亡了国,后悔可就迟了。”
“只要我们有不屈的战斗意志,就能无望而不胜。”
“现在的新罗,城池也就十余座。”
“迫于大唐的威慑,我们连自己的利益都无法维持。”
“现在不想着强大自身,绝对没有好下场。”
“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唐就灭了我们。”
金法敏掷地有声的说道:“现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心思,不能有。”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只能拼一把了。”
金庾信大声道:“若是什么也不做,新罗迟早要亡。”
“拼吧。”
金钦无奈,只能顺从金春秋的意思来表态。
他也抱着跟金仁问一样的想法。
可是,若是真的这么说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他已经看出来了,金春秋对金仁问的不满。
所以,只能想着先不得罪金春秋了。
“你也是我的孩子,为何如此的软弱?”
金春秋看着金仁问,声音异常的冰冷,“难道你要看着新罗,就这么灭了吗?”
“父王,大唐是礼仪上邦,若是我们规矩一点,就不会招致灭顶之灾。”
金仁问不甘心的说道:“要是与大唐为敌,只有死路一条。”
“混账,你就是个懦夫。”
金春秋大怒道:“给我滚出去。”
“父王,请你三思啊。”
金仁问劝告道:“大唐不可战胜,更不可为敌。”
“混账,给我赶出去。”
金春秋怒不可遏。
一伙军士上前,就将金仁问搀扶了下去。
“尔等鼠辈,难道要坐视新罗走上不归路吗?”
金仁问的声音,依旧在咆哮着。
金法敏、金庾信和金钦等人,听闻此言,脸色都变得极其愤慨。
尤其是金春秋,怒气要掩饰不住了。
“王上,莫要动怒。”
浮屠道琛劝告道:“大唐很厉害,需要有胆量的人,才敢与其为敌,金仁问王子,有这样的顾虑也是人之常情。”
“唉,真是一个逆子。”
金春秋轻叹,然后气愤的说道:“都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我也相信这个道理,若是新罗还像以前那样的强大,我也不会有这样的野心,只恨我们太弱小了,只能奋发图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