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熙熙,皆为利往;众生攘攘,俱是利来。
欲教他人成事,当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先示之以大义名分,再明其道途可期之利。
如此一来,但凡无根本利害冲突者,十之八九可引为助力。
南奕欲聚年轻官员共参真气新法,便是先剖坎朝之患,明众人切身之利害,再示其已具头绪的生财之道。
“真气,乃修炼所得,可曰生灵之力,凭依于生灵本身。然,若有凭依之物,代为承载流转,则真气统筹之法可期。”
“具体法门,不妨参详梵国‘一气贯之’之修法。彼国修士,连民间法力都能统筹利用,以舍利为凭依,或租或售。”
“想来,我等化而用之,推演真气统筹之术,并非难事。”
“依我之见,若能调制特定灵液为凭,承载真气流转,或可谓之曰真气水。”
“真气水”三字既出,满朝朱紫,无论新老,俱是心神一震,意识到南奕心中早有丘壑。
南奕神色愈是笃定,愈显其谋划周详,非虚言妄语。殿中群臣多有目光灼灼者,不觉间倾身细听。
南奕见火候已到,遂趁热打铁,将心中谋划娓娓道来:
“若于各县设立真气水铺,叫凡俗百姓得闲时,可至水铺售卖自身盈余真气,凝为原液,换取钱财贴补家用。如此,既惠及黎庶,又能积微成着,汇聚无量真气原液。“
“继而兴建水厂,将诸多原液统筹分配、提炼精纯,或可制成各式口味的真气水,供水铺售卖。富庶之家购而饮之,便可充盈体内真气,增益修为,滋养经脉。“
“或凝为冰晶,稳定输运,供能各行各业、各式器械。举凡蒸汽所能为,皆可以真气代之。假以时日,则真气之用,可遍及国朝上下。”
“此法若成,诸位皆是先驱。既可得灵性分润,更能借此开辟全新财源,可谓是修行资粮源源不绝。”
“届时,诸位底蕴自成,纵使晋入内门,亦在凡世留有自身基业,无需仰前辈鼻息,道途坦荡,何乐而不为?”
南奕这番谋划,既利社稷又惠苍生,更暗合修士切身之利。
殿中年轻官员俱是心潮起伏,听得颇为意动,暗自盘算其中得失。
南奕所言,不仅可解坎朝之患,更如引领时代大势之巨舟,可行性极高,绝非纸上谈兵。
平心而论,单凭真气武道,纵使全民皆修长生真气,亦难称“真气时代“。
然“真气水“一旦功成,惠及百工千业,则可谓名副其实的“真气时代“。
便是那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此刻也不禁暗自计较,思量着能否借此机缘,攫取资粮,为筑基之路再添几分把握。
忽有一年轻文官出列,拱手问道:“南参知,真气乃生灵之力,与人息息相关,关乎性命根本。若任其流通,恐有愚民竭泽而渔,压榨真气以换取钱财,反伤性命。如有此等情况发生,会否有害人之嫌?”
南奕闻言展颜,这正是他期待之问。
无人发问方为可虑,说明没人上心,无人意动。
既有人问,再是刁钻发问,亦是在完善规范。
“此问切中要害。“南奕抚掌而笑,“如何取之有度,正需细细斟酌,加以限制,令百姓仅能以盈余真气易钱,不得妄取根本,免伤性命。“
南奕环视众人,意味深长地说:“立法度,成体系,定纲常,引领天下风气,正是我等职责所在。”
百官闻言,颔首沉思间,神色渐显动容。
所谓修行,正是要传道牧民,教化一方。而一个新兴产业兴起,规矩法度亟待完善,恰是立规树矩的大好时机。九部百官此前争夺蒸汽技术话语权,正是为此。
南奕趁热打铁,环视朝堂:“列位执掌庶政,分司诸务。若施行此法,所涉诸事,俱需贤能主持,方保朝纲不失、人心不乱。于诸位而言,这正是大展宏图之机。”
他语气渐缓,带着几分期许:“于公,如法而行,百姓安,可定人心;国库丰,盛食厉兵,可御敌寇。”
“如此新法,公私两便,既利修行又强国本,何乐而不为?”
南奕话音落地,殿中为之一静。有年长者依旧踌躇,但更多的年轻官员,却已经目光灼灼,意动连连。
南奕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微微一笑,长揖作礼,扬声道:
“此真气新法,不仅可解坎朝之患,更可开我朝新局。奕不才,愿为先行者,抛砖引玉。不知诸位同僚,可愿与奕一道,共研新法,同襄盛举,协力开辟真气盛世?”
屋檐外阳光正烈,殿堂内气氛渐热。
群臣或沉吟,或振奋,终是将南奕描绘的宏图大业,听进了心里。
虽非所有人都会遂南奕之意,但总有人愿试上一试。
本草司司长何采薇,便当即表态:“参知此议甚妙,本草司愿倾力一试,研制灵液配方,制出真气水。”
苏光闻言微怔,未料何采薇表态,竟比她这个“托儿”还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