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都指挥这一个级别,就要设立都监,督监与都指挥使平级,直属下属包括五名总监以及十五名司监,军法员一百六十五名,督查员二百五十人,共计四百三十五人。
历代监军制度之所以最终失败,是因为这种制度从根本上是一种不属于军队系统本身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本身设立的目的便是对军队进行监控和制衡,没有人愿意被监视被制衡,因此这种制度从建立之初开始边走上了歧途,是以军方的对立面的形象出现,因而这种制度受到军方将领千方百计的破坏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而政治委员制度本身,他们本身属于军方,在战斗的时候,也要顶在一线战斗,这样以来,他们就不会被军方针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制度是优越的,是不可超越的。
在程世杰的那个时空,这种制度一直是非常先进的。任何军官的升迁或调任,都需要指导员和镋员的民主评议,这本身就是监督。负责监督军法的士兵,最了解这些待升迁的军官。
……
就在程世杰前往登州城的路上,远在北京紫禁城皇宫内的少年皇帝崇祯,已经好几天彻夜难眠了。
随着大凌河之战,以大明完败落幕,这场战役从八月六日开始,直到十一月初九,以祖大寿第一次出降结束。
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崇祯皇帝被众大臣架在火上烤。
崇祯皇帝并不是被当作皇帝培养的皇子,所以他对政治斗争的认识,远远是不够的,尽管他非常勤奋,这问题是,勤奋解决不了本质上的问题,其次是他并没有真正属于他的班底。
于是,崇祯皇帝被文臣耍得团团转转,远在登州的孙元化在接到消息,得知关宁军总兵宋伟与总兵吴襄,率领六千关宁军支援大凌河城,后被建奴打败的消息,全军覆没,孙元化就马上判断出,有人在挖坑。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透过层层迷雾,看待问题的本质,这个本事,可不是小皇帝能够做到的,他只是感觉脸疼。
一次又一次被欺骗,他此时非常愤恨孙承宗。
可问题是,崇祯皇帝还真恨错了对象。
事实上,孙承宗也是受害者。
但是,崇祯皇帝愤怒的直接同意了孙承宗的辞呈,甚至连三辞的流程都没有走,直接把孙老头赶出京城。
当然,很多人弹冠相庆。
直到孙承宗离开京城,崇祯皇帝都不知道,他是上坟哭错人了。
ps:好不容易写了六千字,非常抱歉啊。政治委员制度,老程也不太懂。今天忙昏头了,把章节序列搞错了,老程没有权限改,明天找编辑改,,马上码85章
喜欢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