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卫指挥使在武威阵亡以后,兰州卫指挥使司全军覆没,兰州卫指挥佥事张继武募集军士,率领四千余孤军苦守兰州。
在很快兰州粮食陷入危机,他们就喝着血水,嚼着树皮草根凭坚城死守,炮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石头扔完了就把房层的砖头拆下来往敌军脑袋猛扔。剽悍的西凉子弟在墙上与准噶尔人短兵相接,杀得血肉横飞。
张继武将一千八百精兵分成四队,哪里出现缺口就往哪里墙,准噶尔人昼夜围攻,数次冲进城里,又被打了出去,城里城外都是死尸枕籍,一层叠着一层,其惨烈程度无法形容。
准噶尔人十几万锐气方张的大军四面围攻,精兵强将尽数压上,一次次被张继武和兰州军官击退,一次次被张继武压制。
这场实力悬殊之极的血战持续了整整二十天,准噶尔人在付出了死伤三万人的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兰州城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兰州的援军到了,毫无防备的准葛尔大军被戚颜所部轻易突破,抵达兰州城内,而此时,兰州城里只剩下几百名又累又饿,连站都站不起来的伤兵了。
一千八百残兵死伤殆尽,兰州百姓青壮也死伤万余,好在宁海军的到来,给了兰州军官极大的信心。
戚颜朝兰州军官说了一个谎言:“宁海军统领程世杰,率领大军正在火速赶来,他们已经抵达大同……他们是先头部队!”
戚颜带到兰州的不仅仅是信心,还有三千多匹铁蹄马,要知道宁海军总共铁蹄马只有六七千匹,可是为了让兰州军民守下去,只能咬牙杀马充饥。
孟恩道:“大帅,把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他们调过来!”
“调他们过来?”
“他们本是陕西人,对于陕西有着本能的依赖,面对蒙古人进攻,他们肯定会出死力,而且那些老贼……”
“不,经过小日子之战,他们已经不是贼了,是咱们自己人!”
程世杰道:“以后说话要注意,影响团结的话可不要说了!”
“是,大帅!”
孟恩道:“辽东方面现在有周总参谋坐阵,加上有张裕张大将军,建奴翻不起浪,可是现在大帅您最缺的就是擅长使用骑兵的将领,赵文才赵大将军虽然能力不错,他只是一个人,难以兼顾周全,末将认为,可以调孙可望他们参战!”
程世杰其实内心里不喜欢孙可望,纵观孙可望的一生,他先是跟着张献忠四处征战,在张死后因欲求不满而反叛,失败之后降清,出卖了永历朝廷,最终导致了永历政权被清军彻底消灭。如果不是他的叛变,清军未必就能这么轻易地打败永历,而历史可能就会彻底改变了。
但是不可否认,孙可望这个家伙能力很强,他能被收为张献忠的养子和他再战场上的勇猛表现是分不开的。他再战场上勇敢,又不失机灵,每次遇到敌人总能沉着应对,化险为夷,在军中享有“一堵墙”的称号。
等到张献忠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而亡之后,孙可望成为了事实上的军队首领。他率领着起义军南下,在贵州轻取了当地的武装力量,之后又进入云南,平定了沙定州的叛乱。就这样占领了整个云南和贵州。之后又确定了“联明抗清”的策略,归顺了南明朝廷。
在云贵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孙可望居然还能扒拉出二十余万大军,孙可望打出了“共扶明室,恢复江山”的口号招揽人心,获得云南绝大多数地区的原明势力的支持,顺便打击地方反叛土司,得以云南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其次就是进行土地改革,虽然和云南旧官绅合作,但在经济上则不遗余力的打击他们的经济基础,把清整出来的沐府庄田、被侵占的卫所军田乃至少沙定州等反叛土司占据的土地全部改造为按章纳税的民田。
另外孙可望还在云南兴修水利,发行铜钱,开发盐井,整治贪腐,短时间让云南经济得到恢复的同时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日后北伐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以至于吴三桂到了三藩之乱的时候还享受到。
在后世,甚至有人戏称孙可望为孙内政,这个打仗和内政都是一把好手,至少说,随着孙可望的投降,南明局势瞬间崩盘,也足可以证明,孙可望的能力。
能力虽然好,可是人品却不行。然而,问题是,程世杰现在无人可用,陈大勇在大员,刘庆松在吕宋,沈明遇准备南征安南。吕宋那边正在清除计划的关键时刻,一旦撤回吕宋驻军,吕宋那边肯定会死灰复燃。
现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延迟安南战略。
程世杰想了想道:“传本帅命令,原计划安南军团即可北上,安南军团以沈明遇为首、孙可望为副,李定国和刘文秀次之。”
然而,让程世杰没有预料的是,他调宁海军安南军团北上抗敌的调令,在兵部却被卡住了。
温体仁表示,现在局面一切良好,程世杰调动五六万大军北上,意欲何为?
崇祯皇帝倒是没有偏听偏信,不过他其实也有些不安,毕竟在崇祯皇帝眼中,宁海军可以打败建奴,那五六万名建奴可以杀得二十多万明军畏敌怯战,那岂不是意味着,程世杰的大兵也有能力危机京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