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杰在维护他,而全天下的大臣,都想让崇祯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原则问题。
“皇爷!”
王承恩道:“您还是赶紧吃点东西,喝几杯酒恢复点力气吧……仗还没打完了,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力气怎么应付得过来。”
崇祯皇帝的脸部表情,僵硬的动了动:“关宁军现在是什么动静?”
崇祯是一个皇帝,天下流寇造反,其实可以理解,因为朝廷对不起他们,但是朝廷对得起关宁军!倾举国资财供养着那十几万骄兵悍将,让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他们竟然敢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王承恩道:“回禀皇爷,兵部接到了祖大寿的请战书,他们请求出战!”
“现在祖大寿知道动了?”
崇祯皇帝淡淡一笑道:“这么说,程大将军胜了……”
就在说话间,外面传来的宁海军的露布报捷:“平定州大捷,九边总理程世杰,率领宁海军在天雄军的支援下,一战打崩车臣汗部,现在车臣汗部已经溃逃!”
这个消息,更加让崇祯皇帝相信,祖大寿肯定是提前接到了程世杰的战报,知道这一仗,大明必胜,他关宁军现在才知道动,他们这不是在打仗,而是抢夺胜利果实。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而是在心里想着:“日后必将辽西将门斩尽杀绝,鸡犬不留,关宁将士尽数打入贱籍,非如此不能消朕心头怨气!”
这一次其实祖大寿还真是冤枉的,他已经决定要痛改前非了,可问题是关宁军的劣迹斑斑,这就像是一个经年老贼,说他自己洗手不干了,可没有人相信。
崇祯皇帝自然而然的相信,祖大寿这是看到了程世杰有了战胜漠北蒙古大军的希望,祖大寿想捡桃子。
崇祯皇帝望着王承恩道:“王伴伴,你说,程卿接下来会怎么做?”
“这个……老奴……祖宗之法,宦官不得干政!”
“恕你无罪!”
王承恩沉吟道:“这事祸事,只怕要等到开春才能解决!”
崇祯皇帝摇摇头道:“王伴伴,朕问的不是这个事,而是问你,程卿将来是做是想做曹孟德还是做王莽!”
这话就太重了,当皇帝如果是问一位大臣是想做曹操还是做王莽的时候,君臣之间基本上再无半点情谊可言,只有你死我活了。
当然,崇祯皇帝现在则是在怀疑一件事,程世杰现在到底结没有结党?现在弹劾程世杰的官员越来越多,程世杰快被弹劾成筛子了。可问题是,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为什么程世杰没有朋友?
程世杰虽然没有王莽的好贤名,但是他可以做曹操啊。
王承恩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却知道,他跟崇祯皇帝是一体的,如果说程世杰跟崇祯皇帝之间产生的裂痕,大明的天可就要塌了。
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程世杰,谁能力挽狂澜,谁还能替崇祯皇帝遮风挡雨?
“奴婢不敢说!”
“可朕让你说!”
王承恩望着崇祯皇帝道:“陛下,你难道没有相信过程大将军?”
“王承恩,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收了程卿的银子!”
“奴婢是收了程大将军的银子,如果皇爷真让奴婢说,那奴婢可就说了!”王承恩道:“现在宣府东路之兵,已经不可尽信,大同、还有山西,九边大军,已不可信,皇爷准备怎么做?把他们全部杀掉?还是全部换掉?”
崇祯皇帝被这一次真搞怕了,前有靖安堡乔兆林弃城逃跑,如果不是程世杰顶上去,只怕蒙古大军已经换达京城城下了。从关宁军再到九边军,都不值得信任。
可问题是,程世杰这一次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中,居然还扭转了过来,两千余名骑兵,弃野战之优势,在守城的情况下,还能把漠北最强的车臣汗部打得狼狈而逃。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道:“程卿这一次的战功之高,堪比当年的于少保。程世杰之战神之名,响彻天下!现在只要程世杰登高一呼,整个辽东半岛必从者如云,九边再在西北响应,不过是割据还是北上与建奴争锋,都是水到渠成,这样的好机会程世杰会放弃?只怕就算程世杰想放弃,这宁海军的几万将士也不甘心吧?”
“原来陛下是如此想程大将军的,若是让程大将军知道皇爷如此想他,只怕程大将军会心寒吧!”
崇祯冷笑以对。他本来疑心病就很重,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就变得更重了,大明养乔兆林祖祖辈辈,结果乔兆林背叛了,大明倾全国之力供养关宁军,副得天下狼烟四起,可关宁军呢?他们是如何回报大明的?
坐壁上观,不动如山。
崇祯皇帝现在反而忘记了是程世杰挺身而出,是不顾自己的生命,而只是记住了程世杰的名气更大了,有了威胁大明江山的实力。
王承恩如同置身冰窖之中,崇祯居然如此想程世杰,难道崇祯皇帝不知道程世杰真正的实力是多强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