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开山门
绕过那诸多怪异的灯盏。
只看到。
此刻,那大殿之中,则是放着一块又一块的石碑。
方欣明白,这石碑则是比那传承玉牌更上一层楼的传承之物。
因为那玉牌有使用次数。
但是这石碑却是可以一直使用。
而且每年还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拥有着神韵的传承玉牌。
也正是因为如此。
每一个石碑都是十分的珍贵,可以说,是三山宫能够代代传承的底蕴。
可以说,诸多宫主为了能一代又一代的收割道人,也算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放眼望去。
只看到上百个石碑一个一个的立在了那里。
看得人眼花缭乱。
看到了诸多传承石碑,方欣先是眼前一亮,随后则是将头转向了另一边。
因为上面仅仅只是法术。
而他要的却是真正的静修级别高人的感悟。
向着另一旁看去。
只看到那里存放着一卷又一卷的书册。
那是众多道人的手札。
看到这里,方欣整个人则是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对,就是这个!”
随后便看他快走几步来到了,这放着一个又一个手札的这一片区域。
随手拿出一本经卷。
只看到这经卷上面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大字:
玉龙道人随笔。
随后,他打开了这一卷随笔,紧接着,迅速的向着里面的内容看了过去。
仔细一看。
果然是一位静修道人的感悟。
这一卷手札是这玉龙道人从刚入修行之初,一直到成就静修的一切随笔。
甚至于,他还在其中看到了木师弟这样的字样。
一时间看的他有些熟悉。
随后放下了这玉龙道人的手札,方欣便拿起第二本的手札,开始慢慢的阅读。
就这样。
他也不在乎时间的流逝。
只是静静的吸收着这一卷又一卷的书卷之中,那些真正静修道人留下的,关于修行方面的感悟。
终于。
当他将最后一卷写着木道人名字的手札放下之时,他则是重重的呼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
他确实是没有想到,这诸多的手札,大部分竟然都是木道人的师兄弟留下的。
看看这手扎的数量。
那就能够想象的到,当时的三山宫是一种何等的繁盛。
放下了这一部分的念头。
方欣便开始思考起了,关于静修境界真正的修行之路:
“如果这静修之路真的如同诸位前辈所说的话,那这静静的修行,可并不是居于一处闭关。”
“心思平静,无一丝波澜。”
“体味人间百态,游走大千,这才能神完气足灵光具备,使得自身法术大有长进。”
根据这一个又一个手札上面所描述的,方欣也明白了这静修境界应当如何修行。
静修并不是单纯的闭门造车。
不仅不让闭门造车,反而鼓励道人外出修行,去体悟这大千世界。
而且真正的修行也很简单。
只需要一直感悟自身的法术,寻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法器,随后便是双方互相浸染。
刚开始很艰难。
因为想要真正的把自己的道,烙印在不同的灵材之上,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心力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许多道人刚开始的时候,便以自身法术练就神符,随后取巧练成法器。
等到真正练成法器之后,再用数十年的时间将这法器孕育,从结果倒推回开始。
虽然这样刚开始是简单了。
但是对于以后的修行,却有着很大的阻碍。
不为真修所取也!
而静修境界的修行,就是将自身的法术灵光完全的与手中的灵材互相契合,并将之练透。
等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真正的将其融入到自身,法与道合之时,那就是成就了上品悟道之境。
到了那个时候。
道人挥手之间雷霆霹雳,踏足之间风云俱转,自己修成的种种法术信手拈来。
已是方士之下第一流!
当然了,方欣更加惊讶的是,他竟然在其中看到了关于上品悟道,踏入方士的方法:
“初修行,当法中取一术,再修行,则须由术及法。”
“等到大法终成之日,便是那方士成就之时,求道有方,求道有法,亦为如此。”
在这一方面介绍的很简单。
就是到了上品悟道境界的时候,基本上想要更进一步,只能有着自己的法,自己的路。
每人的法都不一样。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法,没有自己的路,那便会被困死在上品悟道境界。
一切全靠自身天赋才情!
真正明白了修行的道路,方欣隐隐约约对于自身法器的材料,也是有了一种模糊的理解。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确定。
毕竟这天下之间造化无数,还是得真正的走出去,去切实的看看,这才明白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