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梦境旅行者都在梦境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里迷失了自我,成为了虚无主义者。”
夜梦提醒禹温书:“千万不要沉迷于幻梦中的一切。”
----------------------------
虚无主义一种怀疑主义哲学,最初被提及是在雅可比与费希特的通信中,并通过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1862)中巴扎罗夫的形象而广泛传播。其原始的含义为:唯有我们感官可以感知的存在者才是现实的和存在的,此外一切皆为虚无。又被称作“实证主义”。虚无主义反对科学和传统的哲学体系以及现存的社会秩序。他们否认国家、教会或家庭的一切权威,虚无主义逐渐与政治恐怖结合在一起,最后退化为暴力哲学。
曾对虚无主义着书论述的着名哲学家有尼采和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尼采将基督教称为虚无的宗教,因为它不关注现实生活,而在乎假设的死后生活。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死了”所导致的,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称为“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虚无主义基于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
(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牛津英语字典认为它于1817年进入英语词汇AlainRay的Dictionnairehistoriquedelalanguefran?aise(1995年修订版)认为它在1787年进入法语词汇,nihiliste最早于1761年使用,不过那时指宗教意义上的异教徒。Ray同时认为1829年出如今俄语中的nigilizm是由于这个词对于现代语言的浸透,拉丁语中的不定代词nihil由nihilum减缩而成。)
喜欢我有一个小法术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我有一个小法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