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桓冲接应人
几日时间,褚裒北伐的消息再次在赵王朝传遍,晋人百姓皆是喜极而泣,各地大规模的暴动更是多了起来。
不过身为赵王朝的新帝石遵也已经开始下令,任命将领李农为南讨大都督,率两万骑兵前去阻击晋军顺便平下各地叛乱。
这次,没出意料没有让石闵参加。
石闵自从石虎死后,在整个赵王朝实力越加强,手下兵马精锐十万之众。
如果在让石闵有了战功,该怎么封赏?
石遵晚上怎么还能睡得着觉?
杀石闵势在必行。
不过,就在石遵已经在想杀了石闵之后如何如何畅想未来,不等石遵的命令石闵返回邺城之时。
慕容世家,身为石鉴的“传话筒”的人,已经先一步前往了石闵所驻扎之地……
陆风这边,此时也是迎来了一大批河北之地来的流民和士人。
河北非彼河北,而是指的黄河以北,幽州、冀州及其周围的地区。
陆风将先前准备的地方,让其空出来大片区域,供给他们短暂的休息。
不过眼看着日以千计的百姓和士人纷纷南下,路过鲁郡,陆风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但凡是有机会南下,谁会愿意在这北方受北羯人管控。
不过随着人数的增多,陆风之前让人准备下的地方也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陆风深知这些人留在鲁郡不是办法。
一边催促行上教或者行上教上面派人过来。
其目的还是商量着打通关键要道,将百姓和士人护送前往晋王朝才是。
消息送出去几日,今日正主也联系到了。
“桓总执事来了。”
听得一位行上教的汇报,陆风点头后,也是起身朝着客房走去。
三步并做两步,便看到了客房之中熟悉的身影。
“没想到这次来的竟然是你!”
陆风对其笑了笑,有些意味深长。
此人的兄长可是桓温,晋王朝现在最大的功臣,更是晋室最为忌惮之人。
要不然也不会这个关键节点上,将桓温换下去,让褚裒统领北伐事务。
褚裒说到底,不过是一晋王朝的名士,对于治国理政方面是得心应手一些。
看到陆风笑容和其话,桓冲心领神会。
当回想之前回到晋发生的事,不禁是叹了一口气。
“瑾瑜,你说我这么做,会不会惹得兄长不高兴?”
陆风摇了摇头,并未表达意见。
你们自己家的事情,陆风自然不想多说。
桓冲也知自己说的有些多了,轻咳一声,对着陆风认真道。
“陆执事,因为我桓家这次被朝廷的人限制,这次北伐的任务,已经被全部移交给了褚裒将军。
接纳百姓这等大事,我也还需要上报给那位……”
陆风听后眉头微皱。
“这件事情,你做不了主?”
桓冲苦笑摊了摊手。
“因为兄长的缘故,我们桓氏一门已经完全的脱离这次的北伐任务……
如果贸然行动的话,恐怕会让有些人抓住把柄,借机说我们桓氏一门有所图谋。”
听得这话,陆风象征性点了点头。
“北伐固然有些变化,不过眼下北方各个地方百姓士人不远千里南下投奔晋室。
如果接应不到,这路上死伤多少晋人百姓,你应该心中有数……”
听到陆风这般毫不客气的话,桓温沉吟片刻,这才认真的对着陆风道。
“这事情我也没办法,我的出身摆在这里。
我们桓氏这次根本不能插手,这次只能借助行上教的力量,变相的帮助这些南下的百姓了。”
陆风听后,确是摇了摇头。
“行上教才多少人,现在南下的百姓经过鲁郡每日都有千人之数,等晋室真正攻打赵王朝之时,这人数想必会翻倍飙升。
一旦人多起来,行上教这点人根本照顾不到。
而且人一多,还会引来赵王朝的视线,以北羯人的性子,你说这些南下的百姓,最后还有几人能活?”
陆风说完,对着桓冲冷冷道。
桓冲面色一白,望着陆风沉静的模样,不禁是走上前来,拱了拱手焦急的询问。
“瑾瑜,你既然提出了疑问,想来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办法?”
陆风沉吟片刻。
“倒是有一个办法。”
“说说看!”
桓冲惊讶,接着面色一喜。
静等下文。
“褚裒此人皮里春秋备四时之气,少有简傲高贵的风范,想当年就与杜乂齐名,声名冠于江南。
现今乃是太后之父,此次北伐在他心中,同样是极为重要,想北伐胜利。”
听到皮里春秋四字,桓冲不禁暗自点头。
因为这四字,乃是桓冲之父桓彝当年对于褚裒的评价。
春秋,所指的是《春秋》。
这本史书,记事简单明了,行文不漏声色,但是句子里却是隐含着对于记录者鲜明的态度。
皮里就是指的心里。
皮里春秋的意思,就是说褚裒,虽然有时候心里对于事情有所主见和观点,但不会轻易的袒露出来,以免冒犯到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