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的马三宝便是后来在“靖难之役”中“数有战功”,大名鼎鼎“郑和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这三位儿臣特地考察过,铁铉是儿臣去南阳府考察时碰巧遇到的,这孩子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小小年纪熟通经史,作为雄英的陪读,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马三宝,父皇,当年您击败元廷,在进军云南之时,将战俘儿童阉割成太监,马三宝当时便是其中之一,现在就在您殿中打杂,这孩子儿臣曾试探过,聪明忠诚嘴严通礼仪有才华,让他担任雄英的内官,儿臣放心。”
“至于道衍,父皇,您是见过得的,洪武八年,您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召入京师,但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道衍精通儒释道,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看到他让儿臣想到了已逝去的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父皇,既然咱大明朝有‘选高僧随侍诸王’的规矩,何不也为雄英选一个,我看这个道衍就不错。”
“哦......”
贵人多忘事,这三人朱元璋是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也可能是目前身份低微都只是小透明的原因。
“刘伯温......”
一提到刘伯温,朱元璋立即陷入沉思。
对于刘伯温的死,朱元璋一直深感愧疚。
刘伯温跟随自己戎马一生,消灭群雄,推翻元廷,非但没有封公侯拜相,只是给了个诚意伯不说,并且一直被摁在御史台被自己当做节制淮西勋贵的棋子,同时也正因为自己的神操作,间接导致他的死亡,这也是他一直对胡惟庸存在间隙和质疑的原因之一!
刘伯温当时也是朱标一直推荐拜相的人选,只是朱元璋出于某种考虑并没有同意,反而提拔了资历尚浅的胡惟庸为中书省右相,对于朱标而言这确实是一种遗憾。
现在朱标想找一个与刘伯温一样有大才的人,执念在此,朱元璋也断然不会再拒绝,以免当初的遗憾再次发生!
“好啊,老大,既然是你选中的人,父皇准了!”
“不过,这些人中除了徐允恭之外的其他人,到时候咱都要亲自见见!”
朱元璋双眼通红的从回忆中恢复过来。
【说服老朱,达到用人目的,心情俱佳:寿命+3,气运:......,威严:......,身体属性:......,积分:......】
现在,朱标发现一个问题,貌似只要自己心情愉悦,系统也会自动为咱增加各种正向数据,太贴心了!
与其说它是养生系统,不如说它是哄开心系统。
喜欢养生系太子的日常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养生系太子的日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