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太宗立的太子李承乾。
……
当然,也有表现好的。
比如曹魏政权的曹丕。
本朝太子,战略定力方面,做的比曹丕还要优秀。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
燕王的声望,都来自于实打实的功绩。
没有半分水分。
没有水分的功绩,形成的声望,根基扎实,就很难倒塌。
捧可以。
杀却难。
即便是太子,没有战略定力,想要攻讦这样的燕王,其实也很难找到突破口。
……
朱元璋经刘伯温提醒,意识到群臣的小算盘后,脸色更加难堪。
朝堂如此?
前线大军中呢?
“雄英、雍鸣。”朱元璋含笑招了招手。
朱雄英带着朱高炽,小跑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两小家伙脑袋,笑道:“你们出去玩吧。”
到底是孩子。
得到奉旨去玩的命令后,两孩子高兴请安,一溜烟小跑消失。
朱元璋含笑看着,直到两小家伙消失在视线中,脸上笑容渐渐变冷,摆了摆手。
宫女太监得到示意,忙退下。
朱元璋转身往御座走去,边走边说:“你刚才看到咱让雄英和雍鸣一起御批折子,一定很吃惊对吧?”
“咱就是想培养他们兄弟亲亲相爱,同时,雍鸣也需要掌握这些能力,老四将来在外的基业,肯定小不了,以外来力量,统御一群异域之民,雍鸣需要更优秀的能力!”
……
话中,朱元璋落座,拿起御案上,兄弟二人商量后,批示的折子,看着上面朱笔留下的字迹。
笑笑。
放下折子。
话锋一转,冷冷道:“咱想让老四一脉和标儿一脉能把这份手足之情传承下去,老四现在在前线,为了团结人心,做表率,带领第一镇,一群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将士,冒险攻打张北城……”
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相信。
老四更愿意,让陆军第一镇慢慢熟悉实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开始,不断历练进步。
而非现在这种,第一次大规模实战。
就是战争中最难的攻城战!
野战,对于陆军第一镇这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军而言,都比攻城战更好!
可老四没得选!
张北约战的消息刚传回来时。
他还没有意识到。
直到刚才,他才意识到。
恐怕前线人心也不齐。
老四接下脱古思帖木儿的约战,就是给前方各军做表率。
有人想削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
老四就告诉他们,此战,他不怕吃亏!
啪!
朱元璋说着,猛地拍打御案,“前线和朝堂这些人,厚颜无耻!陆军第一镇不是大明的军队!是老四的私兵!几乎没花朝廷一个铜钱!”
……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盛怒。
默默叹了口气。
待朱元璋宣泄愤怒后,拱手委婉谏言,“陛下,前线有太子为主帅,燕王为副帅,臣相信,以两位殿下的智慧,一定能妥善解决问题……”
朱元璋看了眼刘伯温。
他知道,刘伯温是谏言。
大战已经开始。
现在不宜对前线做些什么。
“这道折子中,建言献策的官员……”朱元璋拿起刘伯温刚才带来的折子,点了点,冷冷道:“你回去后,把这些人的官服给咱扒了,赶出六部!朝廷不需要这种,只会夸夸其谈的蠢货!”
“另外,严告所有官员,大战期间,一切消息,以前方为准,任何人擅自发表有关战争的言论,严惩不贷!”
“臣遵旨!”
刘伯温领命后。
匆匆离开。
朱元璋目视刘伯温离去背影。
起身,再次踱步来到窗口,盯着北方,眼中蓄满忧虑之色,轻声嘀咕:“老四,或许……”
或许他就不应该让老四回来。
他想着让老四,帮扶他大哥,漂漂亮亮打好这一仗。
想着,让老四带带兄弟们。
可似乎,唯独忽略了替老四考虑!
不同于标儿。
他自己都很清楚。
对标儿的爱。
是因为,一个父亲对长子的爱。
这种父爱,没有任何缘由。
是人与生俱来的舔犊之情。
孩子这么多,他这么忙。
这份父爱,也只能给最寄予厚望的长子。
对老四他们,他更多只是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老四在他心中地位不断变重要。
首先是因为,他看明白,老四对储君之位真的没任何想法。
内疚,再加老四的能力。
让他越来越重视这个儿子。
哪怕外人私下都在议论。
老四在他心中的位置,和标儿已经等同。
这话也没说错。
不过,其实一直以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老四因能力等同。
标儿是因喜爱而等同。
他对标儿,是一种数十年,倾注一生心血的喜爱。
就好像,他为之奋斗的大明江山事业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