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遣走其他人。
只剩下朱能。
笑道:“三哥,以往你嘴特别贱,可这一路而来,你都十分沉默,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
朱能气的瞪了眼。
抬腿就想踢人。
朱棣笑着躲开。
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朱能拧开随身携带御寒的酒囊,痛饮一口后,笑道:“还别说,喂牲口吃的玉米秸秆,酿造出来的酒,也挺好喝。”
话中,把酒囊扔给朱棣。
这批酒。
都是刘家村赠予的。
朱棣喝了口,靴子在地上的雪上左右摆动,很快,扫出一块干净土地,席地而坐。
朱能学着,坐下后。
看向朱棣。
朱棣又喝了口酒,把酒囊递给朱能,“未来,百姓还会创造出更多东西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是工匠科技。
和后面,在研究所支撑下,发生的科技革命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需要那么多基础学科支撑。
本质上,是根据需求,在有经验工匠钻研琢磨,衍生发展的科技文明。
就好比蒸汽机。
其实一些技术条件已经满足了。
往复式风箱的机括构造原理,就是蒸汽机最重要的一环。
可这一环。
早在千年前的冶铁,需要更充足的风力时,就被发明出来了。
海军战舰,发明了螺旋桨。
发明了蓄力提供动力的机械构造。
其实,当海军不满足于蓄力的各种麻烦时,需求催动下,蒸汽机革命必然到来。
不需要他去指手画脚,都能完成。
“百姓的积极性被调动,当无数百姓,没有了温饱之忧时,必然会发动所有的聪明才智,去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土桥村能发明玉米秸秆酿酒,就是温饱解决后,有余力去想其他……”
若是没有解决温饱。
八叔他们,怎么可能只是闻到铡碎的秸秆,堆积了几天,散发出一股酒味,就想着用玉米秸秆酿酒。
他和妙云回村后,专门详细问过。
为了寻找适合的酒曲。
八叔他们就跑遍了周围数个县府。
托人、花钱、厚着脸皮请教。
然后又经历了一年的试验。
最终才培养出,最适合玉米秸秆酿酒的酒曲。
没有解决温饱的百姓,哪有这种条件和精力。
可一旦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后。
百姓的聪明才智,必然会出现一个爆发期。
各种发明,在需求促使下,会沿着事物发展规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咱们历朝历代的上层精英们,富裕了,就去追求满足精神需求的各种东西,所以,我们能看到,唐朝天宝年间盛行的马球、能看到,宋朝汴京,每逢节日,耗费无数钱财的灯火,能看到,历史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戏曲类型……”
……
“可咱们的百姓,只要吃饱饭后,有了微薄的本钱后,没资格向精英层,搞这些东西,他们一定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创造更多,能创造财富价值的东西……”
“只要朝廷能这么坚定不移搞下去,我可以十分肯定的预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定是庶民的时代!”
无数普通人,会因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或大或小的发明。
成为历史的弄潮儿。
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
个人的聪明才智,个体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
企业设立的研究所,会取代个人。
当文明和科技向更高级发展时。
难度也会成倍增加。
个人彻底退出。
企业也无力承担。
只有国家机器,才能做到。
小国都没有这个资格!
只有庞大的国家机器才能。
……
朱能听着朱棣意气风发,阐述庶民的时代,喝了一口,品咂着酒水刺激舌尖味蕾的感觉,突然开口:“老四,从咱们一起去辽东,刚见面时,你就挺乐观的,没想到,现在还是如此,你就没有察觉,太子变了吗?”
以前,他听闻的太子,是多么多么仁厚。
可这回近距离观察。
他发现,太子的城府不浅。
他很担心。
老四的不设防。
将来会狠狠栽跟头。
朱棣笑笑,伸手把一团雪捏成球状,猛地投掷扔出,视线盯着雪球划过一道弧线落下,出神道:“我知道,也有准备,你们不用替我担心,等你们混不下去的时候,记得来找我,别的不敢说,到时候,我怎么也是一国之主了,给你们编练几支精锐,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朱能被逗笑。
把酒囊扔给朱棣,“那可说好了!”
……
午后。
将士们吃光随身携带的干粮,登上山梁,在树木掩护下,开始向着三峡口挺近。
临近傍晚时分。
距离三峡口战场,只剩十几里地时。
徐辉祖带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元军回来,见面后,便笑道:“姐夫,抓了个舌头!”
随即朱棣就开始审问抓回来的舌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