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
胡大虎难以置信,瞪大眼看着胡惟庸衣摆下方,滴答滴答的滴水。
父亲竟然被吓尿了!?
“父亲,怕什么,在这件事上,您回来后,还帮朱四郎安抚了很多喊打喊杀的人。”
胡惟庸回神,脸白的没有一丝血色,恼羞成怒瞪视,“闭嘴!”
别人不知道。
可他自己知道。
是他在背后给常茂出谋划策!
常茂有没有出卖他?
……
胡惟庸强行收敛恐惧思绪,看着胡大虎,嘴唇哆嗦道:“接下来,你给我老老实实呆在金陵城中,不要出城!”
他也要呆在金陵城内。
金陵城是皇都。
朱四的力量很难渗透进来。
且朱四的力量,若是渗透进金陵城杀他。
那就是对整个大明皇权的羞辱和挑衅!
“还有,魏国公不是要以朱四的名义开一座济养院吗,你拿一笔钱,给魏国公送去,就说是咱们胡家的一份心意!”
这未必能打消朱老四的怒火。
可做,总比不做强吧?
胡大虎脸渐渐变白,浑身发抖,他已经明白,父亲也参与了。
“父亲,你招惹朱老四这个杀神干什么!”
……
金陵城内。
精英层再次感受到来自朱棣的恐惧。
敌视者,做贼心虚,人心惶惶时。
时间来到十月中旬。
各地布政使陆陆续续回朝。
关于福建税赋问题的议论,更是尘嚣喧上。
朝堂官员也好奇。
很多人,都希望今年福建税赋来个断崖式下跌。
毕竟,这笔钱已经被朱元璋许诺给朱棣了。
朝廷也只能听个数字。
福建布政使会在收缴后,直接把今年的税赋,移交东番。
几百万两银子。
只换五十艘战船!
亏死了!
……
于此同时。
三名军情司成员,潜伏辗转,终于从福建,在海商船队中的军情司成员接应下回到东番。
王府。
书房。
“王爷,卑职三人按照王爷的吩咐,故意在打晕常茂后,给常茂喂毒,经过卑职审问,此事是前宰相胡惟庸在幕后出谋划策……”
“我们离开福建时,听闻陛下给常茂之死盖棺定论……并且,陛下要求贵阳府官员,就地安葬常茂……”
朱棣坐在书案后,静静听着。
父皇纵容了他。
“王爷,要不要兄弟们再次潜伏回大明,把胡惟庸……”
朱棣回神,看着军情司这名队长,做了一个割喉手势,笑着摇头:“不用了……”
他不可能让兄弟们去金陵锦衣卫最密集的地盘搞暗杀。
即便能完成任务。
他们恐怕也无法脱身。
而且,父皇已经纵容了他,若是他再派人跑去金陵暗杀胡惟庸。
就是打父皇的脸了。
父皇或许还会纵容他。
可不能因为父母的纵容,就无底线放纵。
“杀胡惟庸,咱们有的是机会,不争这一时。”朱棣笑笑,反问:“除了陛下给常茂盖棺定论,没有其他消息吧?比如太子……”
他是向大哥宣泄情绪。
但没想过,把大哥气出个好歹来。
不说兄弟关系。
为了雄英,他也不想如此。
三名军情司成员摇头。
朱棣松了口气,笑道:“这一次辛苦了,好好休息,不久后,咱们就要对吕宋用兵了,到时候,你们军情司要全面出动……”
三名青年顿时激动起身,“遵命!”
……
送走三名军情司兄弟。
朱棣来到后宅。
徐妙云、乌云琪格、朱镜静、明月、明霞、廖妙贤……
一群女眷正在聊天。
雍鸣、祈婳、脱烈几人正在玩耍。
春晓他们回到东番后,就被朱棣安排到军情司的农科所、兵工厂、造船厂这些有研究性的机构去了。
他不想让这群孩子去当官。
这是他的一点自私心。
当官太凶险了。
他能护着孩子们。
可将来,他和妙云不在了。
雍鸣继承他的基业,这群孩子若是在一些事情站错队。
雍鸣权衡利弊,恐怕也要对着师兄师姐们举起屠刀。
政治从古至今就是如此。
所以有可能的话。
他不想让这些孩子搞政治。
他想先试着,让孩子们去做各种研究。
研究作物、研究矿石、研究机械、研究技术……
无论他们在哪方面有特长。
他都能支持他们成为一代大家。
名望富贵少不了孩子们的。
而且,愿意当官,当家臣、当奴才的人有很多很多。
可这个时代,能搞研究的人很少很少。
掌握了很多数学知识的孩子们,在这方面,无疑更有优势。
他这个做师傅的,可以为他们的研究成果,着书立说,可以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他们封侯封公。
搞学术,少参与政治。
最安全。
搞出成果,还能依托学术成果进行商用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