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想的,这笔钱,不搞师傅燕京那种生活垃圾自动收集,只建沼气池、铺设通气管道,安装沼气灯,把百姓收集生活垃圾的这套营运体系保留下来,把这些穷苦百姓,招入未来这个照明工厂中,享有身股。”
“师傅的照明工厂,通过售卖沤制肥,就能保证盈利,咱们这个照明工厂,肯定也能盈利,城中干这种脏活累活的百姓,收入增加,而照明工厂盈利后,咱们再一点点,增加公厕,以及下水道,慢慢改造金陵城。”
雄英看着采绿,笑了,“我原则上是支持的,不过,据我所知,金陵城这些收集夜香的生意,都被城中,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控制着……”
大明境内。
每个城池都是如此。
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就为了抢夺收集夜香的地盘,私下里,贿赂胥吏衙役,甚至彼此间,相互打斗。
收集夜香,不光彩,没面子。
可这个行业是赚钱的。
当然,那些从事这个行业的穷苦百姓赚不到钱。
只能混个补贴家用。
真正赚钱的,都是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
可这些青皮混子,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正所谓鼠有鼠道。
这群人生活在这座城池中,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很多权贵,虽然瞧不上收集夜香这种钱,但却暗中扶持这些三教九流青皮混子,以此掌握一座城池内的风吹草动。
师姐做这件事。
看似只损害了一些青皮混子的利益。
可触及的利益面其实很大。
他不想让师姐被人风言风语。
采绿自然看懂雄英的心思了,眯眼笑着,“皇祖父也支持我,皇祖父说了,要是我决定做,他会派锦衣卫,清理掉金陵城的三教九流帮派。”
“不用锦衣卫了,到时候,把我的千人营拉入金陵城做这件事,兄弟们一直在训练,还没执行过任务,就当时历练吧,我亲自指挥!”他决定,自己把这件事揽过来。
师姐只要提供资金就行了。
有人恨,就恨他朱雄英吧!
……
朱棣凯旋,在金陵休整了十几天。
期间,去看了土桥村援建雄英和采绿的自行车厂。
于此同时。
大明这边,也派人,带着王禑、日野业子等人,参观了大明的金陵工业区。
十五日后。
朱元璋安排好一切事情,任命太子朱标监国后。
动身启程。
秦淮河码头。
人山人海。
一群群百姓,携老扶幼,拖儿带女,登上回程空着的海船。
百姓在等待朱元璋抵达同时,看着要迁徙离开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回要迁徙离开的人数好多啊!”
“你不知道吗,这回,光咱们直隶地区就一万三千多人决定迁徙,这都是从直隶各地汇聚而来的!”
“听说,五万名额,今年已经用完了!”
“不是吧,俺还犹豫要不要迁徙燕藩,怎么五万名额就没了,这才过去八个月,就没名额了!?”
“对喽,就是没名额了!俺昨天去迁民办事处打听了,燕王一方的办事人员,很热情的和俺说,今年没名额了,让俺口述,人家帮俺写了一份申请表,如果决定迁民,只能排队等明年了,人家办事人员,都迫不及待收拾东西。”
“收拾东西干啥?”
“俺问了,听说要回燕京,参加王爷的开国仪式,还要接受啥政务培训,俺也不懂,反正就是,今年,迁民办事处接下来要关门了!”
“嗨!俺就犹豫了一下,就没名额了?!”
……
有意迁民的百姓,听闻今年名额已满,顿时懊悔。
相较于迁徙的百姓。
码头上,还有一群等待登船的人,十分特殊。
是一群,身穿儒衫的青年读书人。
“王兄,这次去燕王燕藩,你是走什么关系?”
“哈哈,我这里有方孝孺方大人写的亲笔信,刘兄,你呢?”
“我先去找了黄子澄黄大人,可黄大人听闻我要一份推荐信,竟然直接把我拒之门外,我这封推荐信,是司徒兄,帮忙引荐练子宁练大人写的。”
“哼,之前外面就有人议论,咱们这位黄大人,根本就是一个假革新派,我看呐,这流言不假!”
“王助!你少口出狂言,黄大人只是有些敌视燕王,因为燕王威胁太子的储君之位,黄大人并不排斥革新,黄大人才是忠臣的典范!”
……
咚咚咚!
一群青年读书人,激烈争论时。
一艘商船靠近,铜铃响起。
船东站在船帮大喊:“去燕京的青年读书人开始登船,请各位士子抓紧时间!”
一群读书人,忙蜂拥冲向码头。
东旭、夏原吉战在码头,登船踏板两侧,看着这群蜂拥而来的读书人,微微皱眉。
东旭作揖提醒:“请各位士子排队,我们要检查诸位的推荐信,因为朝廷有规定,只有有推荐信的,才能去燕京。”
这不是师傅的要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