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华的分家,那是真正分!
就好似沈至家大小子。
将来如果升到管带级别,还想继续在军旅中,就必须分家。
并且,燕华纪律督察处会介入监督。
分家后,祖先祠堂都得另立。
沈至家大小子立的祖先祠堂,和沈至留在民间这一脉是平等的。
大家族,祖先祠堂,就是维系亲情最重要的纽带。
可沈家大小子,在沈至死后,都不需要,也不能回本家祭祀祖先祠堂。
总之,纪律监督处用放大镜监督,以及分家。
再配合燕华那些得到政经权力的diao民监督。
即便沈至家大小子将来在军界中出人头地,也无法予以,沈至其他后代什么帮助。
当然,即便如此。
他也羡慕。
他认为,就像燕华放开工商业主子女进入军政两界。
朝廷就应该效仿嘛!
对待燕华,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不过,这种事情,他没资格议论,现在焦头烂额,也没有精力去推动。
一年前,朱皇帝短暂回朝后。
一道命令下达。
福建商人,带着雄厚的资本、技术、得到燕华教授的完善工业管理技术,如同一群恶狼般,红着眼睛冲出福建。
率先在革新派主政的地盘扎根。
开办雇工身股制工厂。
廉价且质量好的各类产品,对他们这些私营工厂主,很快就造成了剧烈冲击。
早些时候,朱皇帝下达这道皇命时,说实话,他们根本不在意。
他们和福建商贾,使用的都是同一代技术。
也就是燕华第一代,落后技术!
他们通过大量分析,判断,技术相同的情况下,福建商人搞雇工身股制工厂,人工成本比他们高。
毕竟,又要给工人开薪酬。
还要分红。
生产成本肯定不小。
货品售卖价格就高。
即便质量好,也不可能与他们抢占市场。
销售上不去,利润就上不去,就无法用于再扩大生产。
可万万没想到,事实情况,与他们判断完全相反。
这些雇工身股制工厂,工人生产效率十分高。
编织一个麻袋,使用相同工具,雇工身股制工厂的工人,一天能编织五个。
而他们的工厂,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编织两个!
雇工身股制工厂的工人,生产积极性很高,并且,主动学习技能,提高自身技能的积极性也很高。
这就导致。
这些福建商人工厂内,生产效率高,质量好。
用效率压低了成本!
并且,这些王八蛋不讲武德!
经过一年培养发展了一批所谓技术标兵后,竟然扶持这些技术标兵,自己开办规模较小,五六个工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个工人的小型工厂。
也搞雇工身股制。
福建商人,在其中出资入股,占据一部分股份。
同时,负责这些麻雀型小工厂,生产产品的销路。
这些出身不高,没有人脉,不懂做生意的小型雇工身股制工厂,只需要负责认真生产货品就行了。
短短一年时间。
福建这群不讲武德的家伙,只要在一个革新派主政的地区立足后,利用这种模式,好似野猪一窝一窝下崽一样。
很快形成,以中央工厂为主,无数麻雀工厂在周围遍地开花的模式。
生产出无数的货品。
不断冲击鲸吞他们的传统市场。
他们这次出城,就是集中金陵本地所有商人、工厂主,一起商量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商量来,商量去。
最终决定,学习部分福建工厂主的模式。
比如计件!
往后,他们工厂内的工人,没有固定酬劳,每做出一件成品货品,按件算钱。
做的越多挣得越多。
至于,没有照搬福建工厂的身股,以及底薪模式,自己工厂的工人会不会闹事?
这倒不必担心。
这些工人与他的工厂,签订的是身契!
类似士绅家佃农那种身契。
他们没有自由身,就算想跳槽跑去福建人开办的工厂也不行!
只要有人敢跑,他一纸告状,就能用大明官府的力量,把这些卑贱工人抓回来,打个半死,继续给他干活!
除此之外。
就是扩大生产规模。
用不断烧钱,扩大规模的方式,和福建商人打价格战,最终搞垮福建商人。
只是,他很担心。
这场烧钱扩大规模,大打价格战的计划,能不能成功?
这些福建土鳖,这些年与燕华紧密合作,可都积攒起了不菲身家。
最主要,这群土鳖背后,有整个燕华商界支持。
烧钱打价格战中,一旦燕华商界加入,他们这些人,能否打垮福建土鳖?
双方财力,谁更雄厚?
若是钱烧光了,没有打垮福建土鳖。
那可就真的要倾家荡产!
没想到,燕华和大明的第一仗,每发生在军政界,倒是率先发生在商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