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朱标看着联袂而来的蓝玉、方孝孺,倒是一点儿也不意外。
肯定是说服他,收回水师南下的命令。
这道命令,他不会收回。
老四这回太过分了!
在贵州,政治暗杀常茂,他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但在金陵城内,搞政治暗杀,还一次性,灭了陆仲亨满门,他绝不能就此罢休。
这是对大明权威的挑衅!
是对他权威的挑衅!
这已经与兄弟情义无关。
现在纵容妥协,将来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是不是老四还要干一次?
现在他只是监国储君。
如果老四将来这样做,等于直接打他的脸。
父皇可以纵容老四这样做。
他做皇帝,绝不会纵容。
而且,父皇现在在世,他相信,老四绝对不会轻启战端。
实打实,战而胜之?
他也很清楚,大明现在没有这个实力。
别说松江口主力水师。
就是把大明所有水师集结起来,都没胜利的可能性。
他毫不留情撤掉和老四燕华交好的俞同渊,然后派出心腹宋忠掌管水师,南下迫近蓬莱行省。
摆出一副打!大打的姿态。
就是抓住父皇在世,老四不会起战端这一点,迫使老四低头。
至于这段时间,对蓝玉、方孝孺的冷落。
也是必须摆出的姿态。
首先向老四传达他的决心。
其次,一旦和燕华发生矛盾,革新派就会成为他的掣肘。
而且一旦与燕华发生矛盾,要用保守派这把刀时,也必须安抚保守派,给保守派这把刀一点甜头。
故作冷落革新派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冷落方孝孺、蓝玉,并不像外界传言,不信任二人。
一个是他的妻舅。
一个是他的师兄。
未来主宰大明,他若是连这二人都不信任,还能信任何人?
朱标收敛思绪,指了指旁侧的椅子,招来侍女上茶后,笑道:“孤知道你们来的目的,但你们不要劝孤了,迫使老四低头,向朝廷认错,这是孤一定要达成的目的!”
“这关乎大明中枢的权威,也关乎,孤未来登基后,老四必须要守得规矩!”
“老四不是一直提倡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吗?并且还设立警察署,制定维护人格平等的律法,并且还用退役老兵为先锋,扫除民间陈腐风气吗?你们看看他现在做的事情,和他的理念吻合吗?完全是背道而驰!”
……
蓝玉、方孝孺尚未有机会开口说话,就不得不倾听朱标的分析。
二人相互对视。
很清楚。
太子突然提及,燕王两个理念、两个主张的目的。
不出意外。
一旦军事手段不成功。
恐怕太子就会利用政治影响,在燕华内部,掀起一场,动摇燕华主体思想的论战。
彼此眼中,都闪过一抹担忧。
针对、攻击、动摇燕华的主体思想。
必然会进一步激怒燕王。
燕华主体思想,这可是燕王这十数年,耗尽心血在打造追寻的目标。
而且,能动摇吗?
蓝玉犹豫一下,趁着朱标略微停顿,插口道:“太子,绝不能做动摇燕华主体思想这种事情,这只会更进一步激怒燕王……”
朱标微微皱眉。
难道怕激怒老四,就不去敲打老四?
而且老四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自己攻讦自己的思想理念。
“而且,臣认为,此举除了能激怒燕王,并无法达到动摇燕华思想的目的。”
朱标略微诧异看着蓝玉。
等着蓝玉的下文。
蓝玉这些年的进步他很清楚。
不光是性格的改变。
就是理论、思想方面,进步也十分大。
不但广泛涉猎先贤留下的智慧结晶,更通过和老四的关系,读燕华军中,教育战士的那些书籍。
还有燕华经济研究司研究出的那些理论性东西。
很多人,还只把蓝玉当成一个收敛暴力的武夫。
可只有他知道。
蓝玉这些年,早已是个具备很高理论性,允文允武的人。
现在让蓝玉出将入相,说实话,蓝玉都有资格。
当然,读燕华书籍,不光蓝玉,朝中革新派都在偷偷读,甚至,以方孝孺为首,还成立了一个读书会。
主要是凑在一起,分析讨论燕华这些新理论。
并且讨论,如何与大明的实际结合。
方孝孺等人虽然瞒着保守派。
但对他没有隐瞒。
每次读书会结束后,他们的讨论内容,都会给他和父皇分别呈送一份。
还会通过专人。
将他们的学习心得,写成类似邸报的文章。
送到大明疆域内,各地地方革新派坚定分子手中。
“继续说。”
蓝玉深吸一口气,他也是第一次,在政治上,如此深入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太子,大明和燕华是两个政权、两个国家,燕王对陆仲亨进行灭门报复,本质上,这是国与国,政权与政权的对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