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的担忧小师弟或许不清楚。
但他们这些年长的都知道。
以他们个人名义来操作这件事,影响性就在可控的范围内。
马全不由尴尬,支支吾吾道:“这些年,江浙地区畜力农机具普及广泛,这类失去佃租机会的农民很多,虽然当初有百万江浙百姓迁民燕华,可……”
可实在太杯水车薪了。
江浙本来就是一个士绅力量十分强大的行省。
大明立国之初。
江浙就有五成土地,被士绅、商人掌控。
其实,这也是陛下立国之后,对江浙苛以重赋的原因。
主要目的,其实并不是因为当初江浙百姓,跟随张士诚,报复江浙百姓。
实则,是为了压制江浙的士绅势力。
削弱士绅家族的财富。
可就如同隋炀帝打压门阀一般。
精英们,总能把负担转移到百姓身上。
最终,精英们受到三分伤害。
百姓就得承接七分!
大明立国初年。
给百姓重分土地。
这些完全依附士绅的佃户,并不愿意变成自耕农。
因为,当时做个自耕农,还不如给地主老爷耕种舒服。
当时,谁也想不到,后来会出现乡土村社。
更不会想到,畜力农机具的发展,让他们彻底失去了生存的机会。
士绅拥有五成土地!
依附这些土地的佃户何其多?
百万迁民。
对于江浙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作为地方布政使,他当然想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沉重包袱,一股脑甩给燕华。
毕竟,这么一群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饿的眼睛绿油油,随意一点火星,就可能燃起熊熊烈火。
到时候,挨板子,吃瓜落的还是他这个布政使。
可太子不愿意啊!
保守派不愿意啊!
但他也没办法,解决数百万人的吃饭问题。
他虽是布政使。
可他一不敢让那些士绅,停止驱赶佃户。
二不敢命令那些工商业主扩招,或者搞雇工身股制。
毕竟,这些工商业主背后站着的,可都是金陵权贵!
要不是太孙通过闺女警告,不准他吃干股。
或许,他也是这些工商业主的幕后支持者呢!
这种情况,让他怎么办?
凉拌呗!
只能咬牙从地方府库,每年拿出一点,救济一下。
搞一点以工代赈的营生。
剩下的,这数百万难民,自己挖点野菜,刨一点观音土,在铁路沿线这种,朝廷土地上,搭建一些建议窝棚,勉强活着吧。
除此之外,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要是有解决办法。
他早解决了。
倒不是他想做青天大老爷。
而是,若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一大政绩,能向太子报捷。
能拿到一张通往内阁的门票!
……
祈婳听马全诉苦,不由皱眉,语气不善道:“你们这是不作为,在我们燕华,你们这种官,早被砍脑袋了!”
朱棣瞪视而来。
祈婳压下怒火,询问:“马大人,如果我们捐赠,你能确保,捐赠的粮食不被贪污吗?”
马全骤然抬头,郑重道:“郡主,别的不敢保证,此事,下官敢用项上人头保证!这关乎下官的官帽子,谁敢打这批捐赠粮食的主意,下官就让他人头落地!”
祈婳唇角抽抽。
‘大哥侧妃的父亲,倒是个真小人。’
嗞!
就在此时,列车突然猛地颠簸,急刹车。
所有人脸色瞬变。
下意识,想到了,几天前的隧道爆炸。
东旭几人更是率先拉上窗帘,抢占各个靠近窗口的位置,把朱棣、徐妙云围在中间。
马全瞧着这一幕,不由啧啧称奇感慨。
片刻后。
车门打开。
一名从车头下来的列车员,小跑蹬车,“王爷,前面有一群年轻读书人,挡住了去路,要求见王爷!”
朱棣不由微微皱眉。
撩起车帘,透过车窗,看到了前面铁道上,一群身穿儒衫的读书人。
其中还有个别读书人。
穿着类似燕华的学生装。
“燕王!”
“我们要见燕王!”
“堂堂燕王,难道连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都不敢见吗?”
……
嘈杂的喊声,也从前面传来。
朱棣看向马全。
马全脸色变变,忙摆手:“王爷,下官也不知情。”
话中,马全急的额头冒出冷汗。
心中对这群读书人开始骂娘。
别说这位怀疑了。
他都怀疑,是不是金陵那些人,为这位王爷准备的第二次下马威。
朱棣也怀疑,这是又一次下马威。
略作沉吟,看向马全和铁铉,“有劳两位布政使,下去和这些读书人沟通,让他们派出代表,来车上。”
外面大约有数百,近千读书人。
肯定不能让这些读书人全都上车。
话罢,朱棣起身,往为他提供的那节办公车厢走去。
片刻后。
五名年轻人,跟在铁铉二人身后,往火车方向走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低声询问,身边另一个十四五岁,镇定自若的少年:“于谦,怕不怕?你说,燕王能答应咱们的要求吗?”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