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危地马拉最大的城市,中美洲的城市。始建于1524年。因遭地震多次破坏,1776年迁现址。市内多低矮建筑物。1779年起为首府。1823-1838年曾为中美洲联邦的首都。咖啡、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集散地。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主要有水泥、木材加工、纺织、烟草、食品加工等。交通枢纽,铁路向东北、西南分别通达巴里奥斯港和圣何塞。设有大学(1676年建)、科学院、博物馆等。中美洲共同市场总部设此。城郊有玛雅文化古迹。旅游中心有阿蒂特兰湖、老首都旧危地马拉、古老的玛雅城市蒂卡尔和一些其它着名的城市如克萨尔特南戈和奇奇卡斯德南哥。危地马拉市是全国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南部火山区的高原上,海拔1480米,气候却异常温和,终年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季节变化小,故有“常青之城”的美称。
国家象征:
国名
危地马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atemala, La República de Guatemala)简称危地马拉。[5]国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林木茂密的土地”。又称“森林之国”。
国旗
危地马拉共和国国旗(英语: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Guatemala,西班牙语:La Bandera Nacional de la República de Guatemala),是危地马拉共和国的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8∶5,旗面由三个面积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组成,颜色为天蓝色和白色,左右两边的竖长方形为天蓝色,中间的竖长方形为白色,白色竖长方形的正中绘有危地马拉国徽图案。
危地马拉共和国国旗的颜色来自于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国旗的颜色,其中左右两边的蓝色分别代表着太平洋和加勒比海,象征着忠诚与正义,白色象征着对和平的追求。
国徽
危地马拉国徽呈危地马拉国徽圆形,蓝色圆面中间有一幅展开的轴卷,其上用西班牙文写着“1821年9月15日,自由”,以纪念危地马拉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轴卷上栖息着一只绿色的格查尔鸟。这是危地马拉的国鸟,也称“自由之鸟”,被视为自由、爱国、友谊的象征。轴卷背后交叉着步枪和长剑,象征该国人民时刻准备扞卫祖国的自由。上述图案由月桂树枝环抱。
国花
吉贝(学名:Ceiba pentandra?(L.) Gaertn.),又名“美洲木棉”“爪哇木棉”,是木棉科,吉贝属落叶大乔木。??高达30m,有大而轮生的侧枝,幼枝平伸,有刺;小叶长圆披针形,短渐尖;花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多数簇生于上部叶腋间;蒴果长圆形,向上渐狭,种子圆形,种皮革质、平滑,花期3-4月。
吉贝属强阳性树种,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苛。原产于热带美洲,中国云南、广西、海南有栽植。其植株高大,抗性好,为优良的观赏树种,可用作行道树或风景树。
国鸟
凤尾绿咬鹃(学名:Pharomachrus mocinno)属咬鹃目咬鹃科的鸟类,小型攀禽,是南美洲丛林中最漂亮的鸟,有着极其华丽的外表,雄性绿咬鹃有平滑的长尾覆羽,如同凤凰一样的尾羽。濒危物种,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第一类保护动物。栖息于森林地带。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营巢于树洞中,是热带森林中的攀禽。
凤尾绿咬鹃有着极其华丽的外表,绿色的羽毛,红色的胸部上具狭窄的半月形白环,羽毛为鲜艳的铜绿色和红色,在不同角度观看可看到由金属绿至蓝紫色不等,通常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鲜艳羽毛。一般情况下一级飞翼的羽毛会遮掩了尾羽,而只有繁殖季节时的雄性才会看到长长的尾羽。
雄性并有一个如头盔般的冠毛。雄性成鸟的喙为黄色,雌性则为黑色。雄性绿咬鹃有平滑的长尾覆羽,如同凤凰一样的尾羽。幼年的凤尾绿咬鹃保留有一双原始的爪,就像始祖鸟或翼龙的爪,成年后消失
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等地。凤尾绿咬鹃是危地马拉的国鸟。
国歌
《快乐的危地马拉》由何塞?华金?帕尔马作词,拉斐尔?阿尔瓦雷斯?奥瓦耶作曲,在官方的国歌竞赛中胜出。1934年,西班牙语语法学者何塞·马里亚·博尼亚·卢瓦诺教授对歌词作了轻微改动,使血腥的文字变得温和,增强了诗体的美感。
人口民族
截至2022年,危地马拉总人口1860万。印第安人占41%,其余为印欧混血种人和欧洲移民后裔。
政治:
政体
根据1986年的宪法,危地马拉为多元政治制度。总统普选产生,为guojiayuanshou、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一院制的国民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内阁是政府执行机构,由总统直接领导,副总统协助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