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来西亚前五大类出口产品分别是电子电器产品、石油产品、棕榈油及制品、化工及化学产品、橡胶制品;前五大类进口产品分别是电子电器产品、化工及化学产品、石油产品、机械设备及零件、金属制品。
2020年,马来西亚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第一产业领域共计批准投资总额1640亿马币。其中,国内直接投资(DDI)998亿马币(占比60.9%);外国直接投资(FDI)642亿马币(占比39.1%)。2020年,马来西亚政府共批准4599个投资项目。
外国资本
马来西亚大力吸引外资。大力吸引外资。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新加坡。2011年,马外资流入量为3639亿林吉特。
【对外贸易】 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新加坡、美国等。
【外国资本】 大力吸引外资。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日本、欧盟、新加坡、中国、韩国和美国。2021年,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约2086亿林吉特。
【人民生活】 2021年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每月5209林吉特。2021年人均寿命男性为73.2岁,女性为78.3岁。(资料来源:马统计局)
文化
语言
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称为马来西亚语,一种标准化的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虽然在1969年种族骚乱后,马来语成为主要语言。在马来西亚社会的许多领域,英语依然是一种活跃的第二语言。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马来西亚英语也广泛使用在企业,并使用大马式英语(Manglish),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英语形式,带有很重的马来语、华语方言及泰米尔语的影响。政府不鼓励错误使用马来语,并对那些混合马来语和英语的公共标示牌处以罚款。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扞卫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与国民中学华文课程,并有华文报纸与媒体,以及华社组织的支持(华教、华文媒体、会党合称大马华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汉语交谈。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场合下,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惯用混合各种方言、英语与马来语的“罗惹式华语”。在华文学校、广播电视、公开正式场合或演说,则使用标准华语。而一些粤语等方言电台如988,MyFM等则会在某些时段说方言,避免各籍贯的华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华人迁居马来西亚数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种方言,也随着祖先南来,且在马来西亚继续流传。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方言,依据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闽清话、兴化话、闽南语、客家语、潮州话、粤语、海南话、广西粤语等等。在乡村地区,同一方言群聚居较多,会有较单一的方言。在市镇地区,虽有一到两种强势方言,但人们中多通晓各种方言,能够快速转换对答。
为规范华语使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于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宗教
马来西亚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但规定伊斯兰教(回教)逊尼派为国教。根据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数据,约61.3%的人口信奉回教;19.8%人口为佛教徒;9.1%基督徒6.3%人为印度教徒;1.3%人为儒家、道教和其它传统的华人民间宗信仰追随者。其它则是包括几种信仰,包括泛灵论、民间宗教和锡克教;而1.1%的人没有任何宗教或没有提供任何讯息。
依据马来西亚宪法第160条,所有的马来人被认定为信仰伊斯兰教的musilin。201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华人人口当中,83.6%登记为佛教徒,接下来是基督宗教(11.1%),道教还有其他华人民间信仰则是(3.4%)。在某些区域例如槟城,也有较小规模的伊斯兰教社群。大部分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86.2%),接下来是基督宗教(6.0%)、伊斯兰教(4.1%,信奉伊斯兰教的印度人一般被称为为“mamak”)等等。在非马来的原住民社群中,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46.5%)和基督教(40.4%),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有4%,道教和其他华人民间宗教有3.9%等。
回教徒在宗教事务方面,必须遵守伊斯兰法庭的各项决定。伊斯兰教法官将按照沙斐仪派的法律学派,这是马来西亚主要的麦兹海布。
伊斯兰法庭的司法管辖权只限于musilin事务,如婚姻、继承、离婚、叛教、改宗和监护权等。伊斯兰法庭具有类似于马来西亚法院的层次结构,但它并不管辖其他刑事或民事罪行。尽管民事法院(包括联邦法院)是此地最高层级的法律机构,但它们并不审理有关伊斯兰习俗的事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