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后来,无奈之下,各大公司开始‘横向发展’。
电池技术没有大突破、耗电量却越来越大?
那就搞充电速度。
电池本身不变的情况下,把充电速度提升上去,也算是提升吧?
所以,大几十瓦,甚至动则一两百瓦的充电速度在十年后开始大规模普及。
也有公司在玩‘能耗’。
充电速度慢的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把优化做好、功耗降到最低,同电池容量、同用法下,我就是比你持久,而且持久的多~~~
但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公司。
是专门做电池、还是手机、电脑、汽车之类的公司,都没办法真正摆脱锂电池的极限、进入‘下一个时代’。
也因此,电池始终受人诟病、不够用!
小到手机也好、大到电车也罢,都深受电池的困扰。
这一世倒是有些不同。
一来,还没到那个时候,电车还没大面积上市。
二来,可控核聚变技术、隔空充电技术的成功运用,让这年的市场,至少是国内市场,没那么依赖于电池了。
反正都是隔空充电,时时刻刻有电用,电池是什么?
这两三年里,国内还真不在乎电池如何。
直到···
量子手机、量子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开始大面积暴雷。
‘电池危机’、‘电池技术太落后’之类的言论开始再度喧嚣其上。
“不过严格来说,这其实仍然是‘基础工业太差’所导致的原因。”
“还好我提前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在今年的高考上,白嫖了相关知识,不然还真没法解决这事儿。”
----以目前的基础工业水平所生产的电池,根本不配与隔空充电技术合作!
就好似现代美女流落荒岛,遇到第三世界的穷小子,这俩搭配在一起,完全是美女没办法的选择。无奈之下搭伙过日子,表面河蟹,实则,矛盾迟早得爆发。
陆川暗自庆幸。
甚至说起来,幸亏是外星文明的手段给自己提了个醒。
不然,自己还真不会这么快注意到‘基础工业’的问题。
等到此刻,问题出现,自己也没办法去解决。
“好在没有那么多如果。”
“锂空气电池可以完美解决目前的问题。”
“等基础工业再进步一到两代之后,还可以逐步升级为更新、更强的复合石墨烯材料电池,到那一步,除非科技多次大爆炸,否则,电池肯定是够用了。”
思索间,陆川手中的动作却是半点不慢。
三天时间。
陆川临时改造了生产线,并生产出第一块量子手机适用的锂空气电池。
担任助手的公司技术专家们看的眼花缭乱,满脸都是敬佩之色。
“成···成功了?!”
他们的声音都在颤抖。
“看起来是这样没错。”
“进行初步测试吧。”
很快,初步测试结果出来。
张秘书抱着写满结果的文件,兴奋到满脸潮红、甚至额头上都微微见汗了:“测试结果,同体积下,极限容量达到目前锂电池技术二十三倍!
这块电池,足有五万一千三百毫安!”
“充电速度提升十倍以上,不过这是因为我们的电源、充电线等还没有适配,也没有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只是临时增大电流、电压而已,因此这个数据远没到极限。
如果进行针对性研发,应该还能提升。”
“放电速度稳定!”
“其后是安全性测试,我们先进行了针刺实验,接着是高空跌落、碾压实验,都没有产生起火、爆炸现象。”
“循环充电、电池衰减等原因,因为时间关系,暂时还没做。”
“不过,就这个数据,已经足以碾压市面上一切电池了。”
“不,应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张秘书语气轻快且兴奋。
技术专家们更是兴奋到跳脚。
“成功了!”
“天啊,竟然不止十倍?!”
“容量比锂电池提升二十三倍还多???”
“嘶!!!”
“这,这无疑是一项改变世界的发明啊!”
“陆总真的太厉害了。”
“无敌!”
“我想不出其他形容词来,只有这两个字,无敌!”
可控核聚变技术和隔空充电技术的确非常好用,但电池却也同样重要,不可能不需要电池的,也不可能所有电子设备都给整上一个核聚变反应堆···
带核反应堆的手机?
神经病啊!
所以,一块强大、稳定的电池,哪怕在当前时代,依旧极为重要。
而这块锂空气电池样品的测试结果,无疑相当能打!
“不止十倍很正常。”
陆川解释道:“或者说,同体积下十倍容量只是基础,任何一块锂空气电池的容量,都应该是同体积锂电池十倍以上。”
“但这只是最低下限,而不是上限。”
“二十三倍,算是中上吧。”
“按照我改造的生产线,正常情况下的产品,应该都能在十倍到二十五倍之间,不过十五倍以上的应该占大多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