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鲨鱼停止不同了,那他们就会因为海水无法流动而无法获取氧气,最后死亡。”
”林尚舟也忘了都哪些鲨鱼是这样和这些鲨鱼要怎么睡觉,反正面前这群将军也都不是生物学家,这个例子刚刚好。
“而飞机在天上就跟这些鲨鱼一样,鲨鱼是需要不断游动来获取氧气,而飞机在天上需要持续飞行来让自己不摔下来。”
“坦克,战舰以及飞机三者只要启动发动机移动就需要消耗燃油,然而坦克前进与战舰出发后可以停止发动引擎,可飞机一旦起飞就不能停止发动引擎了,一旦停止飞机就会面临坠毁的风险。”
(man!)
林尚舟脑子里莫名响起了一道声音。
“起飞后为了不让自己坠毁,基本上飞行员不可能关闭引擎,引擎开着就意味着飞机的燃油会被消耗,飞的越远,飞机消耗的燃油就越多。”
“我们的坦克和战舰可以通过油车和油船来补充燃油,飞机在天上可没有为他们加油的加油机...”
林尚舟稍微思考了几秒,然后改口道:“可能英法也有加油机,但是在天上加油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加油机也必定是活靶子,所以前线不可能出现加油机。”
“法国人的飞机大概率是从巴黎起飞,从巴黎到莱茵河的距离大约是从巴黎到德法边境的一倍,即使英法飞机不从巴黎起飞而是从更近的前线地区起飞,那他们飞到莱茵河地区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油。”
“燃油多少意味着飞机能进行多长时间的战斗,飞行员们除了前进需要消耗燃油外他们返航也要消耗燃油,增加他们的飞行距离就意味着增大英法的燃油消耗。”
“这既可以加大英法本就稀少的燃油消耗量,也可以减少英法空军抵达莱茵河防线后的持续作战时间。”
“相反的我国这边,我们的主要机场有一个在东莱茵兰地区,从那里到莱茵河防线的距离可是很近的,我国飞机能够更快的抵达防线,也能够在防线上空滞留更长的时间。”
“这样敌人飞机要面临燃油不足无法长时间滞留的难题,他们可能也会面临驾驶员疲劳驾驶的难题,而我们就没有这种难题,所以在莱茵河地区我们那本就弱于英法的空军能够更有效的打击第三国际的空军。”
“赖歇瑙将军,你明白了没有?”
身在斯特拉斯堡的赖歇瑙不服气的继续质问道:“可是这...”
“可是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莱茵河以西的大片土地,鲁尔区也会因为这一撤退受到影响。”
林尚舟先赖歇瑙一句把他想说的话讲了出来。
“对不对?”
“难道我们就要把土地白白让出去吗?”
赖歇瑙倍感耻辱的质问道。
林尚舟神情坚定的回答道:“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胜利,这是必要的付出。”
“我们在前线与法军绞肉只会增大我们的伤亡,撤退确实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业,但与胜利相比这一点负面影响不值一提。”
“赖歇瑙将军,我想你应该记得,总参谋部在后续补充防御计划的时候有提到一点,那就是让部队‘有组织的撤退’而不是‘溃退’,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我们的有生力量。”
“同时总参谋部还有一项命令是:部队‘有组织的撤退’过程中,分出来一些有战斗力的小股部队藏匿于撤退路上的森林,小镇等一切可以给法军制造麻烦的地方,让他们在法军前进过程中与法军作战。”
“总参谋部的命令是作战时间不能太长,骚扰一下法军后就立刻撤退。”
“每一条防线的德军在‘有组织的撤退’时都这么干,这样一来法军所面对的就不再是我们设立的几道由大规模部队组成的防线而是由小股部队组成的无数道防线。”
林尚舟用一种有些尖细的语气强调道:“这些小小的,法军主力轻而易举能够粉碎的防线会让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寸步难行,这些防线会消耗法军的精力,我们撤退也有概率让法军产生一种‘德国人怕了’的感觉,他们有可能会因此变得心浮气躁。”
“然而却不能停下太久,因为法国人知道不能让我们反应过来,他们更知道不能让这场战争成为持久战。”
“法军绝不可能想要与我们打一场持久战,速胜是第三国际胜利的唯一办法,所以法军大概率不会停止进攻,或许他们会稍稍的休息一下,但只要他们开始进攻,他们的部队就会被我们的防线消耗。”
“直到莱茵河防线。”
“我们部署在莱茵河东岸的精锐部队就是我们要打出去的一击重击,法军主力被我们的防线消耗,而我们的精锐部队却是严阵以待。”
“这样一来哪方的胜算更大,我想就无需多言了。”
林尚舟微微一笑,对着赖歇瑙问道:“赖歇瑙元帅,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这你要再不明白你就直接辞职吧)
林尚舟心想道,他已经讲的够清楚了。(我发现我也必须把战术给讲清楚才行,希望以后不会再看到红王阅读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