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太极集团这样不差钱的企业,他们的药店里面,现在都基本上都配备了50万元价位的服务机器人,让药店实现了24小时营业。
服务机器人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最初是从麒麟纺织工业集团旗下的服装品牌店开始的,现在连稍微大一点的饭店,也用上了服务机器人。
虽然服务机器人做不了太多的工作,但是给进店的客人点菜、解答问题完全没问题,大幅节约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消费者服务体验大幅上升。
可以说,只要足够智能,哪怕机器人硬件看上去不怎么样,依然有太多的运用场景,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够青龙科技公司吃很多年。
去年机器人业务也给青龙科技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收入,突破了3万亿元,达到了3.8万元,营收实现了380%的增长率,成为他们旗下的重要产业之一。
他们的无人机业务也从之前的杂项变成了具备一定分量的业务,虽然在个人民用市场的表现中规中矩,但是在农业领域的表现,却非常好。
去年他们的农用无人机产品在全球销售出去了200万台,这是青龙科技公司之前没想到过的,而且国内外的农用无人机销售差别还挺大。
国内使用的农用无人机一般是10万元左右级别的产品,原因就是国内的田地基本上以小农耕作为主,用不到那么大的农用无人机。
但是国外大农场使用的无人机,都是大型农用无人机,价格从50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载重能力更高,智能化程度也更高。
像他们的百万元级别的农用无人机,载重量并不比专业的农用飞机要差,而且安全性更高,作业更加精细。
所以光是农业领域的运用,就给他们的无人机业务带来了4000亿元的收入,只是之前绝对没想到的。
以前认为在快递终端配送领域有不错的运用,却因为网络的原因,导致试行之后,效果不佳,只能暂停试用。
不过现在全球通信卫星系统建立起来之后,情况会发生变化,今年无人机在快递终端配送领域将会大放异彩,会有不错的表现。
他们的无人机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相比之下就差很多,加在一起的营收也只有800亿元,整个无人机业务营收为4800亿元。
不过这个成绩叶子书是很满意的,抛开出人意料的农用领域之外,无人机在其他方面的收入达到800亿元,比前世发展要快得多。
要知道无人机这才发展一年多的时间,能有这个成绩已经了不起了,说明在其他领域的运用,比他想象得要更加普及。
去年新增了智能手机业务和智能眼镜业务,虽然是第三季度才发布,但是创造的营收不小,足以单独列出来。
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1亿台,他们的全部库存销售一空,产能一直处于绷紧状态,市场热度非常高,给青龙科技公司带来了5000亿元左右的收入。
智能眼镜虽然销量没有智能手机那么高,但是也达到了3000万台,出厂价格比较高,平均达到了8000元左右,实现营收2400亿元。
加上其他杂项收入2000亿元,去年青龙科技公司实现总收入25.72万亿元,较前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增长率达到了112%。
净利润率不降反增,达到了28%,提升了3%,净利润额为7.2万亿元,主要是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利润率非常高,提升了整体净利润率。
看完青龙科技公司的年报,他觉得这个数字有点魔幻,没想到去年增长率这么高,这是他没有意料到的,以为能够增长50%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竟然实现了翻倍增长,除了新业务之外,其他业务的增长同样功不可没,可见旗下产业,已经开始脱离他的预期,连他都不敢随便预测了。
最后就是利益分配,叶子书从中拿走6万亿元,剩下的1.2万亿元留给青龙科技公司自用,用于研发和资金储备。
青龙科技公司业绩爆表,玄武科技公司自然也不差,毕竟青龙科技公司的所有生产任务都交给了他们,业绩想要差都很难。
青龙科技公司生意火爆,作为青龙科技公司的支撑企业,玄武科技公司的业绩自然也不会太差,而且利润还不低。
虽然两家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分配的利益比例不同,但是玄武科技公司总体上获得的收益还是可以的,占比达到了55%。
原因很简单,玄武科技公司需要支付材料成本和生产员工成本,负担比较重,占比较大很正常。
青龙科技公司需要支出的成本是研发费用和推广费用,这两样对青龙科技公司来说,占比都不算很大。
毕竟大部分技术基础都是叶子书提供的,他们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难度不算特别大,研发费用其实算不上很高。
宣传费虽然总量上增加很多,但是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原因是青龙科技公司现在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为他们节约了大量的宣传成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