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商业电力价格也有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工业电力价格降低比较快,目前只需要0.7元,后续有可能降低更多。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暂时提升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只能先将能源价格降低下来,从而降低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不过这种方式并不是好的办法,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继续提升,光靠能源降价并不能带来绝对优势,很多工业企业还是会因成本无法承受要么迁移出去,要么破产倒闭。
可是迁移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原因就是星光集团会盯着,一旦发现国内工业企业有大规模迁出去的迹象,他们可能就会填补空白。
而填补空白的办法,就是使用更先进是生产技术和产品来替代,从而保证既能让产业留在国内,又能让旗下员工获得更高的收入。
在叶子书看来,这是正常的现象,商业领域就是如此,你干不了自然有人替代你,而且干得比你还要好。
不管如何,他们去年的产能总算是消耗完了,带来的收入也非常可观,总收入达到了6万亿元,而且今后不需要再如此大规模投入。
这意味着以后每年他们都能获得大量的经营利润,解除多年来持续投入的状态,麒麟工业集团总算摆脱了这个耗资大户。
和能源电力有关的麒麟电气工业集团,去年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去年总营收达到了5万亿元,不过今后能不能维持这个营收状态还未可知。
如果未来国家电网对末端电网加大改造力度,全部使用智能电网,加上居民电力设备业务,也许能够维持去年的状态,如果投资力度不大,可能会有所下降。
去年真正赚钱的企业,还是麒麟基础工业集团,不管是化学业务、材料业务,还是他们设备业务,都出现了较高的增幅。
去年总收入高达20万亿元,比前年增加了7万亿元,增长幅度是麒麟工业集团旗下最高的。
麒麟农业发展集团去年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之前叶子书参与研发的很多农产品去年陆续上市销售,卖的价格都很不错。
除此之外,他们的科研人员和叶子书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仿佛开窍了一样,科研产出比之前要高得多。
不仅给自营业务提供了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同时也给合作农户提供了大量的新品种,形成非常不错的错位竞争格局。
最重要的是,由于产品比之前都要出色不少,价格也可以卖得比之前要高,让农户赚的钱比之前要多不少。
不过目前来说,合作农户赚的钱还是不如工业和商业领域赚得多,想要让农民的收入继续提高,必须要进一步降低从业人口。
人均土地拥有量太低,就算怎么折腾也很难折腾出花来,只有人均耕地达到30亩以上,收入才有可能跟得上城镇居民收入。
而且还不能种植粮食等低价值作物,同时还要预防天灾带来的损失,因为农业保险不会全部理赔,只是理赔一部分,让他们不至于因此破产。
而一个人想要耕种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其实并不容易,农业是一个重体力劳动行业,要么大量使用机械设备,要么只能在忙季请人工。
不管如何,这些都算投入大头,而且土地好坏也决定了劳动力强度和投入成本,山地肯定是不如平原,旱地肯定不如水资源丰富的土地。
根据测算,我国农业人口想要维持较高的收入,总量不能超过5000万,如果超过想要达到或超过城镇居民的收入,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投入对于个体农户而言,风险非常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一家更专业的农业企业里面,成为职业工人,拿稳定的高收入。
像麒麟农业发展集团旗下就有不少这样的员工,截至去年年底,他们旗下高标准农业大棚面积高达2100万亩,平均每亩产出高达5万元。
这是个体户很难达到的营收规模,而且他们也没那么多的成本投入,要不是麒麟农业发展集团帮他们调研市场,可能还会出现农产品挤压状况,种得越多越赔钱。
这些高标准农业大棚,由于大量使用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平均每个工人能管理20亩的面积。
由于效率更高、农产品品质更高,甚至很多农作物只有他们有,能够卖出相对较高的价格,才能让这些工人的收入达到甚至超过了叶子书给出的平均值,平均年薪达到了20万元。
去年他们的总营收为6万亿元,投资规模高达3.5万亿元,加上其他成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盈利,好在也不用麒麟工业集团继续投钱,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
不过叶子书认为,麒麟工业集团大部分业务都进入了一定阶段,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大肆投资扩张的情况。
加上麒麟工业集团旗下很多产业还是很赚钱的,每年产出的利润非常高,叶子书认为有必要加大农业投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