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了趟首都中医药大学,发现了中医在学院教育上存在的弊端。
莫莳就开始思考中医的人才培养问题。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脉象、病症都只有在临床中去体会,其治疗也只有在病人的病情变化中去进行,离开了临床实践,离开了病人,就很难体会中医的精髓。
传统中医向来是师带徒的传承模式,其弊端在于效率太低,无法批量培养中医人才,而且,缺乏统一的培养标准,培养出来的中医良莠不齐。
然而,学院教育套用西式思维和教学模式,批量培养出来的中医学生,又早失了中医本质。
高学历、高职称,并不代表能看得好病。
以现今的学校教育,想培养出名医,很难!想培养出大医,更难!
原本莫莳打算把莳医馆的一部分收入,捐赠给首都中医药大学,为中医培养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但昨天的中医药大学之行,打消了她的这个想法。
这笔钱投进去,也只能多培养一些中不中、西不西的医学生,对中医传承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葛、潘、李三位师父也提醒了她,莫家村那边的中医学堂,很快也会面临窘境。
莫家村十岁开始学医的那些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师父们手把手地带着参与临床实践。
青年班那时候,只有几个人走上了中医之路,于师父、苏师父他们才带的过来。
可,少年班的孩子们,加上后来扩张后招收的外村孩子,足足上百人……
午休时,莫莳忍不住和木森谈起了中医人才培养的难处。
“学院教育和传统师承各有利弊……如果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木森说了一句,就思考了起来。
莫莳喃喃自语,“两者结合?”
随即,一道光闪过她的脑海,莫莳兴奋地说道,“我想到了!
莫家村的中医学堂,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得上是学院教育了,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批量培养。
但和中医药大学不同的是,学生们年龄更小,学习中医的时间更多,更重要的是课程设置合理,且遵循了中医理念和本质。
学生们从小就熟读经典,接受的也是中医思维,也只有如何多多实践这一道门槛。
如果我们能安排更多的成熟中医,用师带徒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的临床实践经验,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木森看着兴奋的莫莳,摇了摇头。
“想法很好,可是,去哪里找这么多的成熟中医?又怎么说服他们帮中医学堂带徒弟呢?”
莫莳眼睛亮亮的,“六十年代的时候,主席号召大办农村合作医疗……
那段时期,至少有一百五十多万的赤脚医生活跃在广大农村。
这些赤脚医生,我听于师父提过,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来自民间中医世家的传人,还有不少自学成才的中医爱好者。
剩下的赤脚医生,虽然只经过了中医和西医基本知识的短期培训,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大量医疗实践,仍就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赤脚医生成为了中医高手。
于师父说,有不少赤脚医生,即便对医疗界最头痛的各种疑难杂症,也是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中医高手在民间啊!”木森赞叹了一句。
莫莳越说越兴奋,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木森继续说道,“还有一些百年中医世家,子承父业,一代代传承下来,不离故土,不求财名,成为了隐士高手。
如果能把赤脚医生中的中医高手,作为我们中医学堂、师带徒临床实践的一环,中医人才培养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安排人寻找中医高手,找到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应该能说动不少人带徒弟吧?
更何况这些徒弟还是打好了中医基础的,欠缺的唯有临床实践而已。
不少赤脚医生收入微薄,却仍旧常年坚持在偏远地区行医,让人敬佩。
我们可以每个月给愿意带徒弟的师父们发一份带徒补贴。
莫家村的中医学堂目前百余名学生,按照一位师父带两个徒弟来算,我们需要找到至少五十名中医高手。
如果一人一月五十元工资,五五二十五,一个月也才不到三千块钱,一年下来,是……”
莫莳皱起眉头计算着,算数这个事儿,她是真的不太行。
木森张口直接报了个数,“三万。”
“哦哦,一年也才三万块钱。学生们远赴外地实习,有份实习补贴更人激励人心。
按照一人一个月二十元算的话,一百人是两千一个月,一年是……”
木森接口,“两万四。”
“嗯嗯,加起来五万多,不到六万块钱。一百个学生们跟师实习三年,十八万。
即便一千个学生,三年实习下来,也才一百八十万,划算!”
单单从中村原一郎头上,她一年能赚到的,就远超这个数目。
莫莳兴奋地和木森探讨着她的想法。
“找寻到足够多的中医高手,反而是目前最难的……”
木森头脑清明地分析着,“可以用凰岭医药馆的名义,在京城的各个大学里面发传单。
大学生们天南地北,哪里来的都有,不久就要放暑假了,很多大学生都会回趟家。
但凡能提供中医高手线索的,我们查证后,给予一定的现金报酬。
大学生们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能赚外快的机会的。”
莫莳激动地走来走去,她搓搓手掌说道,“嗯嗯,就这么办。
我要写一份有关中医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还得跟几位师父们商量一下。
不行,我等不及了,我现在就去后院写……”
木森看着急切的莫莳,朝她摆摆手,“去吧,前面这边有我和成峰呢。”
一下午,莫莳写了两份材料,一份是针对莫家村的中医学堂的,另一份是她写的关于改进中医学院教育的。
傍晚,莫莳和木森去见了葛成仁、潘康、李尚三位师父。
“师父们,关于中医的人才培养,我写了两份材料。
你们帮我看看……提提意见……”
喜欢七零知青我为中医扛大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七零知青我为中医扛大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