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久仰久仰。”
“老板,我听谢苗说过你,他打不过你,有机会咱们试试。”
“别,你们厉害,我不行的,那都是开玩笑的。”李乐打个哈哈,绕了过去。
最后博伊奇介绍的是一个比李乐略矮,却宽出一截儿的男人,高鼻深目,褐色卷发,有点儿中亚人的长相,“斯米尔。”
李乐还等着下文,博伊奇却没了话。
不过这位在和李乐握了手之后,韩智在李乐耳边嘀咕一句,“FSO,联邦保卫局。”
“哦哦,明白明白。”
“行了,进去吧。”韩智一推李乐,“赶紧进去喝口水,哈德良,来杯冰的。”
“没问题,指导员。”
。。。。。。
“现在情况是这样。”
帐篷内,一张长桌,桌头一个投影仪,安德烈站在边上,给李乐三人讲解着快反组来到这边之后,做的工作还有搜集到的信息,以及拟定的行动方案。
“我们这三天里,对玛尔比特到卡尔梅加这一地带的侦查和情报搜集,做了态势分析。”
“敌方布防。玛尔比特金矿主营地驻扎人员200人,其中战斗人员170人左右,配备重机枪与迫击炮阵地,视野覆盖半径2公里。”
“三个村庄,因为考虑到ONLY的军事素养,我们姑且称为,梯次防御。”说到这儿,哈德良几个人捂着嘴,揉着鼻子笑了笑。
“料敌从宽,别大意,忘了平时怎么给你们说的?”韩智少有的严肃了一回,敲了敲桌子。
“是,指导员。”
“安德烈,你继续。”
“哦,好。”安德烈换了张图片,冲李乐笑道,“感谢老板送来卫星照片,感谢丑军的科技实力。”
“呵呵呵,你们能用的到就好。”李乐抱着膀子坐在桌前,点点头。
“看这张我们做过标记的。A村,距目标5公里、B村10公里、C村15公里,每村驻有民兵30到50人,配备皮卡机动队与无线电,增援反应时间,小于30分钟。卡尔梅加主力部队含个别装甲车辆,但受限于道路影响,最快的抵达需45到60分钟。”
“人质情况,我们抵近侦察,以及根据内线情报,关押点位于玛尔比特金矿西侧独立院落,外墙高3米,顶部架设铁丝网。”
“目标建筑为四层混凝土结构,东侧紧邻矿坑,垂直落差15米,西侧为开阔地,南北两侧有铁丝网与简易工事。一层为武装分子生活区,约25人,二层是金矿办公室,三层是仓库。”
“人质被关押在四楼东南角房间,夜间守卫6人轮岗,每2小时换岗一次。”
安德烈此时一顿,看向桌前的几人,“还有什么疑问么?”
“暂时没有。”
“你继续。”
“我不懂,你们专业。”
“好,那我继续。”
安德烈又换了几张图,对周边环境做了分析汇报,之后,“现在说一下行动方案。”
“行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渗透前6小时,情报确认与伪装。”
“侦查组四名黑人战友,伪装成矿石商人,抵近侦察,通过手持式热成像仪,确认院落内人员分布及岗哨动态。重点标注敌方无线电频率、巡逻路线。”
“使用两辆改装丰田皮卡涂装埃塞俄比亚矿业公司标识,车内藏匿武器及装备。”
“这个不用伪装吧,直接用UN的标识不就成了?”哈德良说道。
“闭嘴!听安德烈说。”博伊奇踹了哈德良一脚。
“啊,是,头儿!”
安德烈朝哈德良挤眉弄眼儿几下,转过头,一本正经道,“UN的名头,好用,但这种事,别给自己找麻烦。”
“听见了没,没有点政治意识。”博伊奇看了眼哈德良。
“哦。”
安德烈继续道,并且在卫星照片上开始划圈儿。
“第二阶段,行动时,凌晨三点。”‘
“突击组编成12人,分为狙击观察组2人,配备SVD狙击枪、夜视瞄准镜,潜伏于金矿南侧废弃水塔,射程覆盖院落岗哨。破拆组4人,携带SPM-2液压剪、消音电钻,负责突破院墙铁丝网及囚室门锁,火力压制组3人,使用PKM轻机枪封锁一层出口,投掷震撼弹制造混乱。”
“人质撤离组3人,配备医疗包及防弹盾牌,直接突入囚室。支援组3人在敌方增援路径埋设定向地雷,延迟敌方机动,监听敌方电台频率,释放干扰信号阻断求援......”
小李厨子听着安德烈的汇报,看着幕布上的投影,一时间有些恍惚。
连上上辈子,活了几十年,什么会都参加过,可这种,还是头一回。
可瞧着画满了各种符号、箭头、线路的照片地图,却没来由的有种熟悉感。
而且脑海里,似乎开了上帝视角一样,按照安德烈的讲解,模拟起整个流程来。
心里疑惑,莫非是家里老爷子显灵了?把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分了自己一点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