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的战败令阿南惟几暴怒,命令大阪师团不惜代价,今日一定要夺回叶家湾防线。
否则,把大阪师团拉到军事法庭处理。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了。
可当大阪师团到达前线,做好了奋战准备的时候,发现楚云飞的第三军已经收敛了战线,并未占据叶家湾。
于是乎,这群人浩浩荡荡且大摇大摆的“夺回”叶家湾。
看着惨烈的战场场景,大阪师团的战士们忍不住想跑肚拉稀。
第三师团丢盔弃甲,到头来还是他大阪师团帮忙收拾残局,重新构筑阵地。
“军座,鬼子换了一批人上来,刚到前线便开始掘土。”
掘土?
楚云飞来到高点观察位,用望远镜探查前方。
大阪师团摆出一副绝对防御的姿态,在滚河对面构建严格的防守阵地。
好像他们才是防守的一方。
一旁的孙铭忍不住揶揄,
“名古屋师团要是有这种态度,也不会被我军赶跑。”
第三师团损失较大,数千主战兵力的伤亡颇有些伤筋动骨的味道。
鬼子陆军高层也要忍不住询问,难不成帝国的士兵都是从石头里钻出来,不需要爹生娘养,随时都能补充?
尤其是甲种师团兵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几千人,补充到主战联队。
再这样打下去,帝国的男人要死光了。
陆军大本营不得不重新考虑阿南惟几提出大会战的战略是否可行。
帝国即将对南方用兵,不得损失南方征用的师团,尽量停止地方作战,维持对峙状态。
阿南惟几很冤枉,
要不是这个大阪师团贻误战机,两个甲种师团北进,绝对可以对楚云飞部重击,甚至一举歼灭之。
楚之大,一个师团吃不下。
阿南惟几一开始就想着投入两个甲种师团,吃掉第三军,将不确定性扼杀于摇篮之中。
即便未能奏效,也要把第三军拦在大洪山以北,禁止其在湘南战场中搞破坏。
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太强,能够牵扯数万兵力,对于任何战区而言,都是无法忽略的一股强大力量。
既然如此,
阿南惟几也把锅甩到前方,命令大阪师团无论如何拦住第三军,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其继续南下。
要求大阪师团勇敢向西侧穿插,拦截住楚云飞的向南路线,将其与大洪山隔离开。
北野宪造中将摆出非常严肃的模样,
命令侦察兵大胆向白水寺方向探查,要摸清第三军的真正实力,以及火力情况。
既然名古屋师团吃了大亏,那他的大阪师团务必小心谨慎再小心。
摸清敌军虚实之前,切勿进攻,先打好防守的底子。
山城,
关于鄂湘局势成了何总参谋长的烦心事,而更烦心的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校长为了平衡内外势力,将自己的另外一位心腹爱将成立了第六战区。
陈辞修最近提出了反攻夷陵的计划。
这位三昌将军嫌自己背的黑锅还不够?整军一年之后,重新提出了反攻计划。
意图收回夷陵、荆门等地,夺回失地,重创敌军。
尤其是第三军楚云飞部到达大洪山附近,让陈辞修反反复复提交作战计划,并计划8.15日进行反攻。
不止何总参谋长头疼,校长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反而是莫斯科的军事顾问瓦西里·崔可夫非常认可,他还是很乐意见到我方在国内战场牵扯鬼子,避免苏德战场的局势危机。
打还是不打?
总裁内心里还是不想打的,反攻意味着损失手上兵力,第六战区几乎都是他的中央军嫡系。
每损失一部,那损失的都是他本人的兵马。
除非苏联人能拿出一些装备来,援助我方,别老是玩空头支票。
北边自身难保,哪还有精力援助国内,口头支票开的很大,实际上的补给没有。
没有好处,打什么打?
但夷陵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逼近山城,用水路便可直达山城。
水上的唯一通道,进入西南地区的水上门户。
被小鬼子握在手上,每日不得安宁。
第六战区陈长官保证,只要楚云飞的第三军加入过来,必能克敌,收回夷陵。
第九战区认为,
当务之急是阻扰鬼子在湘北地区的聚集,应该让第三军尽快到达江南战场,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完成更大歼敌。
两个战区都需要楚云飞,但楚云飞只有一个,校长难以抉择。
对着一旁办事人员,询问第三军目前情况。
“禀报先生,楚云飞部与敌寇第三师团血战,歼敌数千,并击溃第三师团的围堵。伺机向大洪山方向靠拢,只是敌寇第四师团紧追不舍,双方仍在鄂北区域纠缠。”
“云飞部损伤如何?”
“损失不大,部队主力尚在。又得44军鼎力相助,大洪山游击基地形势良好。”
老头子点点头,
还得是得意门生,走到哪都能帮他解决头疼的大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