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草原上,星光点点,北风也停止了喧嚣。
如果不是原野那密集的尸体队列,以及血腥味道时不时扑进口鼻,还有一些老鹰、乌鸦在斡旋,恐怕很难想象,就在前日,就在这茫茫一片原野上,曾爆发过一场决定了两个万里大国百年国运的战斗。
“殿下!”
兵部尚书郭子仪走进了营帐,躬身施礼道:“启禀殿下,辛将军追击贼兵,快要到达哈林了。”
“战报刚送回来,辛将军在追击到哈林的时候,遇上了岳将军和狄将军。”
“三路围杀之下,所有凡是见到的蒙元的溃兵,都被斩杀。”
萧奕点点头,说道:“孤知道了。”
这本就是早就能猜到的。
以这时候消息传递的速度,在他定下了具体的围攻哈林的策略之后,就立即通知了岳红翎、韩世重、安梓钧、狄青四人。
依着时间,在忽必烈主动出击的时候,他们也已经动身,在他们和忽必烈厮杀的时候,岳红翎等人也应该已经到了哈林,接下来,就是断了忽必烈的后路了。
所以能够截杀蒙元的溃兵,也本就是计划中的一点。
说起来。
这一战。
蒙元几乎已经相当于是灭国了。
退守乌兰巴图的蒙元铁骑可能还有不少。
但是,他们一旦退出了哈林,就相当于是放弃了自己的脊梁骨。
没有了脊梁骨。
什么时候征服乌兰巴图,也都是时间的问题。
而偏偏是这个时间的问题,却又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其一,便是如今大乾这边是真的人困马乏了,纵深草原几乎千里地,一刻也没有停歇。
安西都护府的两次作战。
朔州城的一次作战。
然后是踏入草原,左玉一战、清水河一战、截杀木华黎,占据鄂尔多。
最后,到这一场围攻哈林之战。
从贞元二十五年的十一月,到如今的贞元二十六年的二月初。
满打满算的四个月。
四个月的时间。
在北地度过了年关。
四个月的时间。
几乎是七十万大军参与了这一场关乎于大乾和蒙元两个万里大国的生死存亡之战。
到现在,估计只有四十余万人了。
战损不可谓不大。
也是贞元年第二次战损非常大的战斗了。
第一次。
就是萧棣带领岳山一起征战四国的国运之战。
那一战。
北地四国再一次俯首称臣,隐忍了二十余年。
这一战。
大乾北地再无四国。
其二,便是草原之上,几乎是茫茫一片,蒙元人拥有着他们自己掌握方向的法子。
大乾禁军在这草原之上,很容易就迷失反向。
所以一直都是一支大军,一支大军出击,从来没有分成一小股一小股。
斥候们也有着自己辨别方向的法子。
可是,草原很大。
消息传递还是太慢了。
现在继续北上,围攻乌兰巴图,肯定会遇上蒙元人的反抗。
这是他们最后的一片家园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乾要侵占他们最后的一片家园。
蒙元人肯定是不愿意的,肯定是要死战的。
大乾火炮之威,确实容易吓得蒙元铁骑士气降低不少,可遇上死守的牧羊人。
除非是几十门大乾火炮排开,然后从南到北,犁庭扫穴。
但是,这要大乾将士们还有这个精力,还能有一战之士气。
其三,便是辎重确实是不太够了。
大乾那边的反对也是越来越明显。
萧奕就算是以自己监国太子的声誉,还有他的决心,却也不可能不顾及大乾朝野上上下下的民心。
二月也快要过去。
春风吹过来。
四十余万将士们,是要解甲归田,需要参与春耕的。
七十万大军。
已经战损了三十余万人,也就是三十余万劳动力啊!
今年的春耕,肯定又是任务艰巨。
所以,萧奕打算驻守哈林。
只有乌兰巴图。
可能要等到年底。
萧奕不知道萧政那边如何了。
想着,能有白起、王翦、蒙恬这样的武将,对上一个八旗,应该不至于输。
这一夜,自然是彻夜无眠。
直到第二天的上午。
见到了岳红翎、狄青两个大军前来。
“岳红翎、狄青,拜见殿下!”
两人是大步走进了营帐中,见到坐在首位上的萧奕,立即抱拳施礼。
萧奕抬手道:“免礼。”
又伸手示意,说道:“坐吧。”
等到岳红翎、狄青两人坐了下来,才问道:“你们围杀蒙元溃兵的情况如何?”
岳红翎拱手道:“辛将军已经占据了哈林,哈林城内只有两千余蒙元的牧民镇守。”
“我们从哈林一路南下,拉长了战线,遇上了不少蒙元的溃兵。”
“一路过来,差不多是斩杀了两万余。”
“其中,还有不少蒙元的贵族,以及王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