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太子乃是个雷厉风行之主,却不料今日这一场斋宴竟然敢能顺顺利利、堪称是完美地结束?”
说实话,不少人以为这又是一场鸿门宴。
毕竟在金陵城游山玩水好几日,似乎并非是南巡,完全就是为了来秦淮河玩耍的,谁知道,就在所有人都放松下来,都觉得太子殿下也不过如此的时候,太子殿下突然动了。
这一动,自然是吓了很多人一跳。
所以这一次的斋宴,不少世家家主都没敢参加,不少学士、书生也没敢去,就在大报恩寺山下逗留,以作观望。
当然啦,大报恩寺地方比不上白马寺,所以萧奕为了先亲近一下东南的富商,也专门让陆冲等人把门。
能够参与这一次的斋宴的,大部分也都是江南的富商。
这叫做什么?
这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
也叫做先给个甜枣,拉拢一批人。
免得后面下手的时候,一个一个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被人给蛊惑、利用了。
所以嘛,很多错过了大好时机的人,自然也就后悔不已。
此时说话的,赫然是江南第一富商、第一海商的沈万三。
“是啊,我们一开始就想多了。”
接话的乃是这江南最大的茶商,祖上从东晋之后,就开始卖茶,人称茶老大的王可久。
“错过了就错过了……说一千道一万,太子殿下并非是暴君,能说出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般话来,就说明,他心怀万民。”
“江东这一次出了这样的事儿,肯定是要整顿一下,杀一些贪官污吏、为非作歹的人安抚民心。”
“我等又未曾做过那等枉法之事,何必担惊受怕?”
其他富商们听了,也都是“哦”了一声,一时恍然,也不知道是真支持这说法,还是另有心思。
且说,在那大报恩寺的商贾们,可是有十几号人,其中不乏一些东南顶级富商,手中商号不少,商队几十支,海商商号也有好几个,船队更是四五支。
听闻,这一次的斋宴,他们可是得了不少的好处。
当然啦,他们在得到好处之前,那可是也贡献了不少家财,比如一个大盐商,竟然直接承包了一段运河。
须知道,前朝时期就在想办法开凿运河,以联通南北水路。
只不过嘛。
那时候是劳民伤财,最终引起了民愤,而使得王朝分崩离析。
如今,想要继续开凿运河,那是要拿出很多钱财来的,一个工人一月最起码是要给到最低工钱,一天还要吃上一顿饭。
工钱给不到位,饭吃不饱。
是可以直接告到官府,到时候,监察御史、锦衣卫两个衙门稍微一调查,是要抄家,给付工钱和遣散费的。
修一段运河,可不简单。
却不想,那人竟然有这等魄力。
而太子殿下更是让此人直接扬了名,当即就写下了三个字,用此人的名字来命名这一段运河。
赵谷渠。
可想而知,此人得了多大的好处。
这是为何沈万三、王可久这些富商坐在这里的原因。
羡慕嫉妒恨呐。
当然了,这话不可能当面说出口的。
沈万三直言道:“王老弟说的对,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歪,没有斋宴,也有中秋佳节座谈会,就算是中秋佳节座谈会之时,我们没机会开口,也可以找人嘛。”
“毕竟,我们要做的事情,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事。”
“太子殿下能赞同赵谷这个老贼,难道会拒绝我等不成?”
众人连忙拱手以对,开口道:“还请沈老大指教。”
沈万三喝了一口西湖龙井,才开始侃侃而谈。
“我们也可以直接上奏,表示可以出钱做一些好事儿。”
“我也想好了,那赵谷出钱修一段,我就直接把剩下的给修通了!”
众人一时愕然。
而王可久怔了一怔,几乎难以置信:“沈老大当真是大气,我服也!”
沈万三自是笑了笑。
他现在有这个财力,根本就不虚。
因为海商发展壮大起来,他拥有的船队会越来越多,来钱也就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快。
如今,他可是在江南这边建立了五个养殖场,用大乾邸报上当初提到的一点,搞鸡鸭猪养殖。
还别说,第一年就见到了成效。
江南咸水鸭卖到了东瀛那边,一只咸水鸭的回报,抵得上他在大乾卖十只。
这之间的利益,可想而知。
特别是猪肉干,这东西吃起来味道也还可以,直接就当做是牛肉来卖。
商船到了东瀛那边的码头,不过几天,就被抢光了。
而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这些地方,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如今,他已经开始加大投入,建立更多的养殖场,然后还要从大乾江东造船厂那里购买更多的船只,组建更多的船队,去往更多的海外之地。
特别是天竺、身毒、越南这些地方。
因为这几个地方的玉石实在是太多了,遍地都是黄金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