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奕摸了摸手中的三尖两刃刀,然后再点了点头,于一片寂静之中,定下了应对之法。
“不管是浮山道也好,还是翼城也罢,战争的最终结局,还是要以一场堂堂正正的硬仗来定输赢。”
“告诉狄青和韩世重,能守则守,守不住便退。”
“孤会在临汾郡等着李怀安!”
徐元庶拱手道:“喏!”
……
“程咬金那边已经打了一场,没有想到,萧奕部下还有能人。”
翼城东边的某个山口处,李怀安坐在山丘之上,看着手中的战报,不免在心中感慨。
程咬金本意是奇袭浮山道,但是最后还是被发现,双方很快就展开了一场冲锋,以程咬金的武力,还有他带领的轻骑兵,也是李怀安手中的精锐,这样的实力,对上浮山道的敌军,怎么说,也能有着一点儿效果。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效果并不是很好,或者说,有着李怀安预期的效果。
他觉得自己对萧奕此番亲征的消息,了解的还是不多。
以至于现在他在翼城东边等了两个多时辰,几万大军屯驻于此,敌军也一直派出斥候来,很快就会瞒不住的。
当此之时,全军主帅李怀安依旧坐在原本的山丘之上,看着手中的战报,周围也无人敢轻易打扰。
话说,李怀安这次率军南下,具体兵力大约是八万左右的样子,其中精锐战兵大约勉强不到四万的样子,还有一两万民兵补充兵,算是弓手兼辅兵。
东西南北四路大军,分别是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和他自己。
这是李家这些年养出来的最强大军。
也是李家的底气之所在。
当然,还有六万兵力,其实还在晋阳,防备着蒙元和大金,以免被他们偷了家。
别看蒙元、大金和北燕三国在北地混战,可若是让他们得到了关内的一些消息,他们肯定会暂时放下混战,从而趁机南下。
大金也有可能在蒙元和北燕的逼迫之下,直接带着兵马南下,破关而入,而躲避蒙元和北燕的大军,从而保存自己的国祚。
四路大军,如今只留下了秦叔宝在防御潞州的岳红翎,而他带着其他两路大军,一共是三路大军一起攻打临汾郡的太子萧奕。
这倒不是说李怀安心里真就怕了太子萧奕,而是这种时候,需要的是一场大战,打的太子萧奕后退一步,打的就是大乾监国太子的名气。
“世子,程将军那边如何了?”
杜如晦终究是忍不住,上前几步,躬身低声问道。
“打了一场,没赢。”李怀安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不过据他说,浮山道的守将乃是一个少年将军,竖的是狄字旗,应该是一个新人。”
杜如晦低头想了想,提醒道:“那就应该是岳山的弟子,京师的探子以前送来消息,岳山的弟子中,确实有一个狄姓之人,不过,是两年前收的,那时候,他似乎是十八岁。”
李怀安也点了点头:“确实,这就说得通了,也只有岳山这样的人,能够教导出来一个可以和程咬金比肩的少年将军,虽是初次领兵,但是指挥若定、守城不动如山。”
杜如晦也就知道为何这封战报送的晚一些,也知道李怀安看了战报之后,为何没有立即下令了。
“世子,不管如何,还是要早做决断。”
李怀安站起来,沉声道道:“让尉迟将军前来,还有几个副将都一起,我要下军令。”
杜如晦不敢怠慢,却是匆匆而去。
须臾片刻,闻得主帅相招,尉迟恭和几个副将都走上了山丘,听从李怀安的命令。
“尉迟恭。”李怀安并无多余废话,直接瞥向其中一人。“你现在带兵直接出击,攻打翼城!”
尉迟恭拱手道:“喏!”
李怀安又对一个副将道:“能绕到城南吗?”
副将回道:“或许能,先前的引路人有言,这里有好几条小道,可以绕到城南。”
李怀安点点头,吩咐道:“你带兵绕道城南,先不动,尉迟恭若是引兵而出,你就攻城南。”
副将抱拳道:“喏!”
“都统在此等一日,明晚俺派人接你入城便是。”突合速当即拱手应声。
至此,李怀安也算是定下了决策。
依然攻打翼城。
再说翼城这边,几乎是同一时间,翼城守将韩世重,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下面的将士们。
翼城四壁已经有厢军驻守,站在这里的都是龙武军以及武卫军和金吾卫军的士兵。
和李怀安的指挥若定、定下进攻之策不同,韩世重这里却是有一些严肃,甚至是有一点儿尴尬。
盖是因为三军的将士因为昔日京师谋逆一事,闹起来了,他现在正在厉声相斥。
“尔等都是有过大过错,本该处死之人,可太子殿下与朝廷却还是选择免除尔等罪责,让你们继续参军、继续凭借军功而加官进爵,你们当知耻!”
韩世重刚刚可是直接下令,斩杀了在军营中大打出手的几人,一下子就浇了一盆冷水在所有人的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