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太上皇啊,您心里应当清楚得很,拥有如此实力能够办成此事的人物或组织,在这天下间屈指可数。”
李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房俊所言:“不错,此前那些人口口声声宣称自己身中剧毒,如今想来,定是骷髅殿下的毒手无疑。可即便我皇室近来与骷髅殿有所冲突,他们似乎也不至于如此狠辣决绝吧?究竟所为何故呢?”
忽然李渊就愣住了,骷髅殿这些举动很显然不是偶然,而是报复。
房俊轻笑一声“看来是陛下那边动手了,而且是打疼了骷髅殿,他们准备用这种方式来报复。”
只见那被称为“李二”的李渊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原来,李二对于骷髅殿早已有了动手之意,然而一直以来都是李渊压制着他的冲动。如今看来,李唐的实力已然足以与骷髅殿一决高下。
站在一旁的房俊面色显得有些古怪,因为据他所知,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李二与骷髅殿之间并未有过正面交锋的迹象。
不仅如此,即便是面对那些世家大族,李二也未曾轻易出手,更谈不上采取强硬手段了。可这一世由于自己的出现,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起来,李二竟然真的向骷髅殿发起了挑战。
而在对待世家方面,李二同样毫不示弱,既非采取绥靖怀柔之策,亦非一味退让妥协,反倒是持续地与之展开激烈对抗。
一时间,世家们虽然尚未到穷途末路的境地,但也只能步步后退、暂避锋芒。并非世家自身实力有所衰退,实在是李二过于强大,其虽未真正动用武力镇压,但所展现出的威严和气势已令世家深感畏惧。
相较之下,尽管世家在地方上拥有一定势力,但相较于如日中天的李唐皇室而言,他们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
毕竟,如今的李唐在经济上日渐雄厚,李渊手中握有的财富使得整个国家底气十足。正所谓财大气粗,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二自然无需再畏首畏尾,他一心只想为大唐开创一个千秋万代、长治久安的盛世局面。
房俊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于李二的心思那可是一清二楚。想当年,这位皇帝陛下登上皇位的手段可不怎么光明磊落,因此他一直心心念念着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彻底扭转自己那不怎么好听的名声。
这么些年来,他心心念念地想要对高句丽发动战争,可与此同时呢,他又打心眼里希望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而且呀,那些个掌控着笔杆子、能够左右舆论风向的世家大族们,更是万万不能轻易得罪的。毕竟一个人的名声到底是好是坏,可全都得靠后人们去评说和书写。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李二看得比谁都透彻明白。
就拿隋炀帝来说吧,其实人家也做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呢,但到头来怎么样?还不是被后人给骂得体无完肤,简直跟条丧家之犬没啥两样。
而李二自己呢,恰恰就是当初骂隋炀帝骂得最狠的那个人。没办法呀,如果不跟着大伙儿一起痛骂隋炀帝,那他自己可就得背上乱臣贼子的千古骂名啦,就连李唐王朝都会被打上谋权篡位的标签。
所以说,骂归骂,但一定要搞清楚为啥要骂才行。对于唐朝而言,该骂的时候确实不能嘴软,但同时也得心里有数,想想后世之人又有可能会因为哪些事情把自己给狠狠地骂一通。
“倒也是,只是这李二究竟做了啥天怒人怨的事儿啊?居然能惹得骷髅殿这般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对付他。”
一个规模庞大、人数多达数万之众的族群,竟然被逼到如此境地,由此可见他们当时已经心急如焚、怒不可遏了!若要说李二未曾做出一些天理难容、人神共愤之事,那绝对是无稽之谈。
此时此刻,就连李渊都不禁心生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李二究竟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然而,与众人的焦急不同,房俊对此倒是显得颇为淡定和不以为意:“太上皇,此事其实再简单不过了,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有确切的消息传过来。”
他深知李二既然胆敢对骷髅殿下手,那么事后必定会派遣人手前来向李渊通风报信。当然,这种行为绝非是向上级汇报工作那般简单,其真正目的无非是提醒李渊要谨防来自骷髅殿的疯狂报复罢了。
虽说李二与李渊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算不上融洽和睦,但无论如何,李渊终究还是李二的亲生父亲啊。
倘若李渊不幸命丧于骷髅殿之手,那对于李二而言,无疑将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以李二的心性和智谋,他定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听李渊果断下令道:“那好吧,房俊,你即刻动身前往石城,如果那里尚未被敌军所攻占,你务必将其牢牢掌控在手,并迅速据守于此。与此同时,朕也会修书一封给牛进达,令他率领麾下兵马赶来增援,负责驻守此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