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 府兵缺陷 黑手身份
李渊的脑海中如同被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突然闪过一个令人心悸的念头,但他的第一反应却是难以置信,仿佛那念头太过荒诞不经,以至于他几乎要立即将其摒弃。
毕竟,大唐的基业从奠基至今,不过短短数载春秋,如同初升的朝阳般充满希望与活力。而府兵制的推行,更是这新兴帝国强化军力、稳固统治的重要一环,方才初露锋芒,理应锐不可当。
怎么可能,仅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然糜烂至此,仿佛一朵绚烂之花迅速凋零?难道说,真的有如此众多的府兵,已经开始在安逸中沉沦,失去了往昔的锐气与忠诚?
他不禁在内心深处暗自思忖,一遍遍地质疑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难道,这世间之事,真的已败坏至此?府兵制才刚刚推行没多久,竟然就已经有如此之多的府兵,像是被蛀虫侵蚀过的树干,内部空洞,外表却仍强撑着体面。”
李渊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心中的疑虑如同山间的云雾,愈发浓重,难以驱散。
这时,一旁侍立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他内心的波动,小心翼翼地提议道:“老爷子,此事关乎国家安危,我觉得还是查一查比较好。毕竟,如果只是一个局部地区出现了腐化现象,那么像几十架军弩这样重要的军事物资失踪,其动静之大,肯定不可能不被察觉。只怕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隐情。”
府兵制,这一曾被视为大唐军事制度瑰宝的体制,确实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在管理上,它相较于募兵制更为严谨高效,士兵们因土地与家族荣誉的绑定而更加忠诚可靠。
然而,正如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府兵制亦非尽善尽美,其隐藏的弊端如同暗礁,时刻威胁着航行的安全。府兵制的基础——首功制,在战乱频仍的年代,无疑是激励士兵奋勇杀敌的最佳手段。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大唐已是一片歌舞升平,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获取战功的舞台。士兵们没有了立功的机会,自然也就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与动力,府兵制的根基开始动摇。
李渊轻轻皱起的眉头如同两座沉默的山峰,手中的茶杯也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定格在半空中,迟迟未能落下。这一刻,整个房间内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仿佛连时间都被这股压抑的气息所凝固。
四周一片死寂,静得连窗外树叶轻轻摇曳的声音都能清晰入耳,更别提那假设中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细微声响,定会在这寂静中被无限放大,清晰可辨。
咚咚咚……一连串沉闷的敲门声骤然间划破了周遭的沉寂,如同解除了无形的沉默封印,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显得异常刺耳。
房俊略带倦意与不耐烦的声音自船舱深处传来:“进来吧……”尽管这船舱的空间远非狭隘,却也绝非宽敞无垠。
舱内配置了一张柔软的床铺,一张宽敞的桌子,乃至一张完备的书桌,这样的装备在船上无疑是顶级奢华的存在。随着房门缓缓开启,永嘉公主的身影映入眼帘,她手执一个精巧的食盒,步伐轻盈地步入船舱。
“阿耶,用点膳吧。”永嘉公主轻声细语,但当她的视线触及舱内情景时,不禁微微一愣。
只见李渊面色阴沉地端坐于书桌前,而房俊则略显慵懒地斜倚在床上。尽管这船舱在船上已属难得的豪华,但与真正的居所相较,仍显得有些逼仄与昏暗。
近来,他们之间的交流大多局限于甲板上。船舱内空气中总是飘浮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霉味,令人心生寒意与压抑,绝非久留之地。房俊自审讯水鬼归来后,永嘉敏锐地感知到这是一个与房俊独处的良机。
此前,武顺的种种举动已让她隐隐感到一丝潜在的威胁。于是,永嘉决定不再消极等待,而是主动采取行动,趁着长乐与高阳不在之际,前来向房俊递送关怀。
李渊见状,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中不禁轻轻闪烁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轻哼,流露出几分明显的不满与无奈。
他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自己心爱的女儿永嘉,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走进房俊那布置得颇为雅致的房间,心中五味杂陈,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尽管内心波涛汹涌,面对这种略显微妙的情境,李渊却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只是淡淡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与淡然:“永嘉,东西放下吧,我一会再吃。”
言语间,尽管这是房俊的房间,但李渊却显得毫不在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坦然地接受了这份由永嘉亲手制作的点心。
事实上,对于点心这种精致的食物,房俊也颇有研究,平日里没少在这上面花费心思。
而永嘉,为了能在今日给父亲和房俊一个惊喜,特意提前找来了长乐公主,两人一同探讨了许久,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学习了不少新的点心样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