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骷髅殿这个根深蒂固的邪恶势力连根拔起,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一场消耗无比巨大的战役,即便是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也不敢轻易地发动这样一场大战,因为这关乎到大唐的国运与民生。
秦琼深知这一点,他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缓缓说道:“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至少接下来我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去筹备,去布局,以确保最终的胜利。”
对于骷髅殿,秦琼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忌惮。这个组织存在的时间实在太久远了,久远得仿佛与这片大地同呼吸共命运。
这种久远,就意味着它有着不为人知的深厚底蕴和秘密武器,这才是最为让秦琼感到忌惮的事情。他知道,与骷髅殿的战斗,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之战。
房玄龄站在秦琼的身旁,目光同样凝重。
他看向秦琼,语重心长地说道:“老秦,长安虽然已经暂时安全了,但周围的局势依旧非常的危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秦琼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他深知房玄龄所言非虚。
然而,房玄龄的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说道:“老秦,安全这种事我们文人可以说说,但你们武将可不能总是挂在嘴边。你们可是要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秦琼闻言,不禁轻笑一声,反驳道:“老房,你这家伙,武将也是人,再说我已经不年轻了,可不像年轻时那般无所畏惧了。”
房玄龄闻言,也笑了起来,他轻轻拍了拍秦琼的肩膀说道:“武将都是一帮杀才,不过这一次,你们的立功机会真的到了。”
说着,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骷髅殿的出现,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然而,遗憾的是,这与他们文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那是武将立功的时候,文官就算想要有所表现,也插不上手。
秦琼看着房玄龄那略带失落的眼神,冷哼一声说道:“老房,你别说得那么可怜。等我们灭掉骷髅殿,你是不是就该出场收拾残局了?”
房玄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秦琼说得没错。
等武将们解决了骷髅殿这个心头大患,他们文官就该登场,稳定朝局、安抚民心、重建家园了。这是一场属于所有人的战斗,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将为了大唐的繁荣与安宁而竭尽全力。
房玄龄倒是没有否认对于新罗也需采取一定策略进行适度的压榨,即便是这样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也蕴藏着可被利用的价值。
“新罗嘛,确实还是有些好东西的,无论是他们的物产还是文化,要是能巧妙拿来为我所用,对于大唐来说,无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房玄龄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新罗一切资源的深深渴望,他心中盘算着,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理由和借口,那么大唐就能从这场交易中获取更多的实际好处。
“不过,房相啊,你也别太狠心了,可别一口气把新罗压榨得十年都恢复不过来。”秦琼在一旁很是认真地开口提醒道,他深知过度压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毕竟一个国家的崩溃往往也会给周边带来动荡和不安。
房玄龄轻笑一声,他自然明白这些武将们在担心什么。大唐即将对高句丽出手,这一场战争绝非儿戏,必须要有足够的粮草支撑才能确保战争的顺利进行。
然而,从大唐本土运送粮草到前线,不仅路途遥远,消耗巨大,而且还有被敌军截断后路的风险。一旦战局陷入胶着或不明朗,那些异族势力就会趁机而动,围上来切断大唐的补给线。这样的局面,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其实,后世有很多人都在讨论,如果毛文龙不死,建虏或许真的很难灭掉明朝。这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现在的大唐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隋炀帝当年修建运河,本意是为了更好地运输粮草以应对与高句丽的战争。
然而,这条运河并未能让大隋走向繁荣和胜利,反而因为过度的劳民伤财和战争失利,让大隋直接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放心吧,秦将军,我心中自有分寸。”房玄龄淡淡地说道,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明白如何在确保战争胜利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大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房玄龄自然深知李二陛下心中的盘算,那进攻高句丽的宏伟计划,实则出自他房玄龄之手,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他精心筹谋。
只可惜,大唐自建立以来,一直在努力恢复国力,力图从连年战乱的创伤中挣脱出来,而高句丽亦是狡猾至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肯露出一丝破绽。
大唐与高句丽之间,表面上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和平,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使得大唐想要师出有名地攻打高句丽变得异常棘手。
李二陛下的策略是谨慎而稳健的,他深知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贸然开战,将给大唐带来不必要的国际舆论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