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豆干果然很畅销,卤制的豆干浸满了卤汤的味道,咸香劲道,吃起来还有肉的味道。
元家的卤货摊子越来越火,镇上的大户人家也有来购买的,人们已经不在意这些吃食是由平时大家看不上的下水和边角料制作的了。
主要是味道真的很不错,这也导致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动起了别的心思。
他们买回去卤货,还带着卤汤,想要研究出来这卤货是怎么做的。
可惜这个时代很多人还不知道食材里面的大料,很多是在中药店购买的。
药食同源在这个时代还属于浅薄的认知,只有真正的一些医术高超的人可以简单将食材和药物结合做到缓解病情。
但是本质上来说,卤货不是药食同源,它只是用到一部分的大料,刚好是一些中药材而已。
话说回来,研究的人发现他们根本研究不出来什么,便把主意打到了其他方面上。
动了心思的不止一家,毕竟做生意的哪里有不研究竞争对手的,虽然元家的卤货摊子并不算一个多么强劲的对手。
但是偏偏有的店老板就是这么小肚鸡肠。
李洋是一家小的炒菜馆,平时他这小的炒菜馆就是走的一个价格亲民的路线。
因为他的炒菜馆店面不大,比不过那种大型的酒楼,但是又比街边的小摊子更好一些。
李洋经营的炒菜馆经营了十几年的时间。
店里的菜品除了家常菜,还有一些特色菜就是看到街边的小商贩卖什么稀奇的吃食的时候,就去琢磨人家的做法,然后再在自己的店里推出这个菜品。
虽然这种做法令人不齿,但是却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使用阴险的手段,李洋一口咬定是自己研发的,小摊贩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不最近,看到元家的卤货摊子生意红火,李洋便把主意打到了元家身上。
只是连着几天买了不少的卤货出来,李洋硬是没有尝出来这卤货的秘制配料到底是什么。
而且他也动手做过几次,但是味道总是差上一些,这让李洋不禁气急败坏。
后厨的几位小工见到李洋,愣是话都不敢说。
连着十来天没研究出什么,李洋终究不是什么大度的人,瞧着外边呼号的北风,再听着店里的几位顾客都在讨论元家的卤货。
李洋略一思索,计上心头,叫过来旁边的一位小工,吩咐几句,小工皱着眉头略有犹豫。
小工认为,这元家的铺子并没有让店里的生意差多少,毕竟元家只是摆摊子,他们李记好歹是个铺子。
只是老板的吩咐,他也没办法,裹紧棉袄,硬着头皮冲进寒风里。
李洋虽然对这个方法并不满意,但是这也是目前他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办法了,既然他不能得到,那就毁了。
这一切元家并不清楚,他们只是兢兢业业的做着小本生意。
看情况,今年应该是能过一个好年。
元梦自从做出来豆干之后,一直想着准备做关东煮,大冬天的吃一份关东煮,身上暖烘烘的。
虽然现在临近过年,但是元梦还是干劲十足,宁洲现在已经完全化身元梦的小跟班了。
宁洲自从离开京城去往边关以后,就在大哥的教导下,努力学着做个大人,实际上宁洲也不过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郎。
自从被元梦兄妹捡到之后,宁洲仿佛逐渐释放了天性,虽然该有的沉稳还是有,但是偶尔也会露出来几分孩子气的一面。
这是他从小到大跟着父兄练武时所没有表现出来的。
尤其是,他是真的对元梦这个脑子里的奇思妙想挺佩服的。
这不,宁洲一听说元梦又要做新鲜吃食,便忙上前,“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吗?”
元梦一家救了宁洲也有段时间了,宁洲自从可以下床活动之后,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元家人对他印象都挺好的,但是一家人都忽略了,宁洲伤都好了,却丝毫没有要离开的迹象。
元家人也没有意识到,宁洲便也不提,眼下的日子还是让他很享受的。
“那你来帮我削一些木签子吧。”元梦大致说了一下签子的长短,粗细。
宁洲听罢便立刻动手。
元梦自去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其他都还好说,只是这关东煮的汤底需要加入苹果熬制,若是缺少了苹果,便少了精髓。
只是这寒冬腊月,水果本就稀少,他们这边本身就很少有种苹果的。
这还真有点束手无策,不过元梦倒也不着急,不说苹果,还有昆布之类的也没准备齐全。
到是关东煮里各种丸子类的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猪肉丸、鸡肉丸这些都好说,牛肉丸是不敢想,在这里擅自宰杀耕牛可是要吃板子的。
鱼肉丸到是可以做一下,元梦记得,在现代,东北地区都会有冬捕,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虽说之前的很多记忆都有,但是毕竟之前神志上有些问题,因此很多东西她也只能在记忆里知道个大概。
暂时就用手头的能用到的蔬菜来做,先试试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