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
杨东抬起头,看向会议室下方第一排坐着的财政局长周财进。
相比较来说,周财进更适合做财政局的局长,且不说能力,光是这个名字,他就是最适合的人选,财进啊。
反倒是廉英明这个名字,更适合去纪委体系。
“我在,书记。”
周财进浑身一震,连忙站起身来,朝着杨东开口应承一声。
廉英明担任县组织部长之后,他这个财政局副局长自然顺理成章的升任局长了。
财政局,在庆和县虽然达不到第一局的地位,但也是排在前三的位置。
因此,他这个财政局长,是很重要的。
毕竟不管在任何国家,还是任何时代,钱都是最重要的。
“从财政里面挤出一千万,赔偿给东街镇绝收的老百姓。”
杨东开口,朝着周财进命令道。
他不是商量,也不是吩咐,而是命令。
周财进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拒绝的权利。
但是周财进听了杨东的命令之后,脸色不禁一苦,下意识的看向廉英明。
作为财政局的前局长,廉英明比谁都知道庆和县的财政情况吧?
是,现在财政局的情况好很多了,早就不是昔日的财政局,也不存在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但是,财政局的压力依旧很大啊,且不说每年都要往外掏钱,光是各个局的经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
加上杨东又是一个崇尚大基建的领导,这一年花钱如流水啊。
财政局账户放着的闲钱已经不足五千万了,虽然已经到了五月份,但谁知道未来七个月,有没有什么意外啊?
这要是有意外的话,这几千万就得发挥作用。
但现在杨东让他拿出一千万给东街镇填窟窿,真的有些委屈啊。
廉英明看到了周财进的眼神,也知道后者盯着自己看。
但是自己如今已经是组织部长,不再是财政局长了。
甚至他现在绝对不能和财政局有任何联系,否则就会被书记怀疑忌惮。
他这个离了财政局的老局长,怎么?还能指挥财政局?
因此,面对周财进的目光,他直接无视了。
周财进见此,也只能苦笑的在心里面叹气。
也对,廉英明已经不是局长了,人家是部长了,是县委常委,怎么可能管自己?
“遵命!”
周财进无奈的低头答应下来。
跟县委书记对着干?他可没那个资格和本事。
找理由?说你是县委书记,你管不到财政的头上来?
别开玩笑了,人家杨书记不仅是县委书记,还是县长。
书记管不到财政头上,县长可以吧?
人家一肩挑…
“我知道你心里有怨言,财进同志。”
杨东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周财进眼里面的不情愿?
毕竟谁也不愿意为别人的工作失误堵窟窿,拿的还是自己财政局的钱。
杨东又如何能不安抚周财进几句?
“今年东街镇的财政盈余,多上交百分之二十到财政局。”
杨东瞪着孙海,沉声开口说道。
闻言,孙海瞪大眼睛望着杨东,然后急了:“书记,这可不行啊,我们东街…”
“怎么?你让县里掏钱给你擦屁股?镇里一点都不愿意付出?”
不等他说完话,一旁的常务副县长刘与中直接沉声喝叱,瞪着孙海。
要不是杨东执意让财政掏钱给东街镇堵窟窿,他这个常务副县长绝对不可能掏钱给东街镇堵窟窿。
虽然东街镇也是庆和县一份子,但不代表镇里出事,县里就一定要出钱,这官不是这么做的。
也就是杨东心肠好,强调什么全县一盘棋,协同发展。
不然的话,他刘与中绝对不会同意让县财政出钱。
“我,是,我没意见。”
孙海快哭了,他们东街镇一年到头也就能盈余个几百万块钱,财政一直都挺紧巴。
这回倒好,做了一件事,结果让镇里的财政被吃了一大口,吃他们财政的还是县里面。
但是没办法,他们东街镇做错了事,就得受到惩罚。
“哼,你敢有意见?”
刘与中脸色难看的瞪了眼孙海,语气也很不好。
就这么一件事,东街镇都做不好,还惹了一堆祸事。
上千名老百姓跪着在镇党委院子,影响多恶劣。
其他乡镇都没做错事,就东街镇出了这个问题。
你说,到底是政策不行,还是东街镇不行?
其他乡镇把农药化肥粮食的售卖权收回乡镇政府,怎么没出事?甚至还很顺利。
只有东街镇出了问题,不仅如此,他们东街镇卖种子化肥的时候,也没有施行先赊后买政策。
这就得说一下,他们东街镇的财政不行了。
镇里面没钱,根本支撑不了先赊后买这个政策。
因此,东街镇的老百姓,是拿真金白银,买的种子化肥啊。
如果是先赊后买,老百姓倒也不至于去镇里面跪坐。
大不了,这笔账就这么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