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迪马利亚所在的u18青年队,今年夏季就参加了两项国际级的邀请赛,还有欧足联举办的青年队赛事,这些都给球员带来了非常多的比赛经验,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
之前,梅西等人也都是这样一步步磨练出来的。
说穿了,技术这个东西,永远都是熟能生巧的活儿。
年轻球员就是要在一场场的比赛里面,慢慢淬炼,慢慢打磨自己的技术,不断提升。
不仅仅是u18,其他各个年龄段也差不多都是如此。
马竞上赛季在青年队身上投入的预算,达到了1500万欧元,甚至比皇马和巴萨都要高。
这两家豪门大概都是在1300万欧元左右。
这些数据都是很容易查到的。
杨浩则是把青训投入放到了俱乐部每年的财务支出的重点项目当中,而且是要跟俱乐部的支出占一定比例。
这也是得到了塞雷佐和小希尔认可的。
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来,要不是有杨浩维持的青训做支撑,马竞早完蛋了。
就好像今年夏季。
前不久,杨浩在卡尔德隆球场开会时,他就直接把今年转会的所有收入全都拿出来,投入新球场的这个项目中去。
他明确告诉管理层,今年夏季,不买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传出去之后,反倒被媒体解读为,这是杨浩对球星战略的一种反抗。
当皇马、巴萨、切尔西、国际米兰等球队到处去挖人的情况下,杨浩选择了提拔自家青训,就是想要向所有的球队证明,马竞不靠挖角,靠青训也能成功!
杨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的也挺哭笑不得的。
他真没这么无耻。
可他又能怎么说呢?
难道他可以满世界地告诉所有人,我要提拔青训,是因为我家的青训球员都是巨星,甚至是未来七座金球奖的球王?
很明显,这话他不能说。
所以,他选择闷声发大财。
……
杨浩很喜欢搞思想碰撞。
尤其是随着一线队教练组的阵容越来越庞大,他就更喜欢听所有人发表意见。
对于国际足联的越位规则修改,到底会给世界足坛的技战术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过去一年里,杨浩已经反复提到了。
甚至,之前他就在群里给所有的下属们发了一份“作业”,说自己要在所有人归队后,开一场头脑风暴,让所有人都畅所欲言,谈论自己对越位规则修改的影响。
这次,他就兑现了自己的这份承诺。
作为发起人,杨浩就第一个站出来,分享自己对这项规则修改所带来的影响。
所谓的修改,其实很简单,就是修改之前,某一支球队在进攻的时候,球员a接队友传球时,周围有己方球员处在越位的位置,那就是越位。
修改之后呢?
a球员接球的时候,哪怕他有一个,甚至多个队友处在越位的位置上,只要他们不参与到这次的进攻,不影响到对方的防守,那就不是越位。
当然,具体执行会有很多的细则和限制,但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目前还在试用期,但接下来会出现一个问题,所以2005年正式执行的时候,国际足联还发了一条新的修改细则,就是手部越位不算越位。
根据国际足联的专家们从理论上的解读,这是一次鼓励进攻的改革。
杨浩深以为然。
他特地制作了ppt,用一些比赛中的画面来告诉自己的同事,规则变化前后的区别。
“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规则鼓励在传球的一瞬间,我们应该有尽可能多的球员,去靠近对方的防线,甚至去反越位。”
原因很简单,过去只要一个人越位,那就是全队越位。
可现在呢?
那个越位的人,只要不参与进攻,那就不算越位。
所以,以前的做法就是,尽量控制反越位的人数,例如只让一个人去跑。
这样是最保险的。
你要是同时有几个人在跑,那只要其中一个越位了,就全部完蛋了。
杨浩还记得,当初他为马竞制造战术,让哈维·阿隆索来长传的时候,倚仗的就是马竞边路的速度,所以球员通常都是要比防守球员落后一点,避免陷入越位。
可现在不用了,完全可以所有人都压上去。
但传球者的选择就变得很重要。
他需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出到底谁在越位位置,谁不在越位位置。
“我认为,新规则出来之后,未来的战术会更加强调传切和控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传球的一瞬间,有更多的进攻球员去贴近对手的后防线。”
以前,可能就一个或两个,但现在新规则修改后,完全可以是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六个。
无所谓的,只要你有本事冲出这么人来。
在这种情况下,造越位战术其实会变得更加困难。
杨浩认为,当下西甲的这种主流的4231高位逼抢压迫战术,将会受到严重的削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