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构看来,金国毕竟是异族,无论到哪里都会被汉人所奋勇反抗。
可伪齐就不同了!
作为汉人政权,伪齐是有可能争取到大宋汉人军民投靠的。
对很多人来说,投靠异族建立的金国,会有很大的心理障碍。
可如果是投靠同为汉人建立的伪齐政权,这心理障碍就不存在了。
这对赵构而言,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要是天下汉人都投奔了伪齐,赵构这个大宋皇帝还怎么活?
赵构的确是愿意和金国议和,但绝对不可能承认伪齐。
若是秦桧敢劝赵构承认伪齐的话,那赵构心中对秦桧的信任就会立刻跌到谷底。
眼下,秦桧这个答案就非常完美。
搁置伪齐争议,就可以不触怒金国,不耽误和谈进程。
等和谈完成了,再想办法弄死这个伪齐便是。
金国毕竟也是大国,想来不会因此而毁约南下。
想到这里,赵构看着面前的秦桧,眼中满是欣赏的表情。
不错不错,这家伙有前途,能知道朕是怎么想的。
这几年,朕可从来没见过这么贴心的臣子啊。
赵构又和秦桧商谈了一番,秦桧各种回答圆满无缺,让赵构越来越满意。
于是在这次召见结束后的第二天,赵构就正式颁布旨意,任命秦桧作为礼部尚书,主持议和之事。
紧接着,赵构又将秦桧升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的一员。
画面中,一名大宋使者正在宣读赵构册封秦桧为参知政事的旨意。
“……忠信行于异域,威名扬于虏庭。”
“……安社稷为悦,尝抗死以力陈;与鸟兽为群,卒奉身而旋返。”
“乃当代之苏武也!”
至此,秦桧正式成为了大宋宰相们的一员。
秦桧如此飞速提升,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是皇帝赵构面前的大红人,自然有不少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前来投靠。
在用一段时间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后,秦桧终于露出了隐藏在黑暗中的獠牙。
秦桧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除掉此时大宋的正宰相范宗尹,自己上位!
于是秦桧暗中指使礼部侍郎季陵上书弹劾范宗尹,说范宗尹当年曾经在张邦昌的“伪楚”政权之中任官,属于对大宋不忠不孝,不应该继续担当相位。
但范宗尹也不是一个每天只会照镜子的人,他也是当过宰相好几年的政坛老油条,手段和属下势力一样不缺。
在一番交锋之后,攻击范宗尹的季陵被免去了礼部侍郎的官职,秦桧的图谋遭到了挫败。
不过秦桧也没有完全失败。
经过此事,赵构心中对范宗尹的不满也悄然多了几分。
偏偏就在此时,范宗尹又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画面中,范宗尹和秦桧两人站在了赵构的面前。
范宗尹道:
“陛下,太上皇时期过于滥赏,导致许多官员品级过高,官职兼任极多。”
“如今大宋已经开始安定,新朝应当有新气象,当夺其多余官位,以节省朝廷俸禄支出,也可为新人开辟道路。”
赵构闻言不置可否,看了一眼旁边的秦桧。
秦桧忙高声道:
“陛下,范相公所言的确是精辟入里,让臣佩服。”
“臣以为,只要按照范相公的意思进行改革,国库一定能节省更多的收入,大宋也能腾出更多官职来封赏有功者,为陛下更好地招揽天下士人之心。”
在授意季陵弹劾范宗尹失败后,秦桧立刻意识到自己暂时还不是范宗尹的对手。
于是秦桧果断摇身一变,成为了范宗尹最忠实的狗腿子。
果然范宗尹在听到了秦桧这番话之后不由露出笑容,对着秦桧点了点头。
秦桧当初能顺利回到绍兴府觐见赵构,范宗尹这个宰相在其中也是发挥了不小作用的。
从这一点来说,范宗尹自认为是秦桧的恩人并不为过。
范宗尹甚至都没有识破季陵是秦桧党羽的事实,把秦桧视作忠诚心腹。
赵构看到范宗尹和秦桧都这么说,心中也有些意动。
两人说的这件事情,还真就是一件正事。
宋徽宗执政末期,国库因为奢靡享受而亏空,宋徽宗本人就开始大肆卖官。
宋徽宗手下的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六贼”也有样学样,各种卖官。
这就导致了大宋官职泛滥,甚至到了商人们也能买个小吏的职位,享受一波朝廷编制的地步。
有好事者曾经吐槽过,大宋过百万的总共有两种人,一种是每天无所事事的百万禁军,另外一种就是在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官吏。
由于靖康的突然爆发,再加上接下来几年赵构一直忙着逃命求和,也没心思关注这些破事。
眼下在各路战场上先后击败金军,议和的事情也已经有了眉目。
大宋朝廷这边也终于有精力来重整内政了。
大宋政权基本上已经被金军的这几次南征打得稀烂,各地的官员、溃兵、将领们许多都是表面上效忠大宋,实则自立山头,压根就不鸟朝廷,更不会给朝廷运送一兵一卒,一石粮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