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真就是如此吗?】
镜头切换,已经到了海上。
上百艘南宋的舰船,正迎风破浪,朝着北方驶去。
在最前方的那艘战船上,一个将近五十岁的中年武将稳稳地站在甲板上,任凭风浪怎么起伏,他身形始终没有任何动摇。
【南宋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水军都统制李宝。】
李宝可不是普通人。
他是山东乘氏(菏泽)人,在靖康之变后,于山东拉起了一支声势浩大的抗金义军。
这支义军一度连战连捷,打得山东方面的金军狼狈不堪。
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得知山东败讯,一怒之下调来了兀术所率领的金军精锐征讨李宝。
那时的金军可是真正横扫天下的精锐,李宝的义军自然是打不过兀术的。
被兀术击败后,李宝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部南下,先投奔了韩世忠,后来又转归岳飞麾下。
在岳飞的几次北伐中,李宝同样也屡立战功,一度升为副统制。
后来岳飞遇害,李宝作为岳家军将领也理所当然的受到波及和打压。
好在李宝毕竟属于半路加入岳家军的,也不是岳飞的心腹,被针对的力度并不强。
而且罢官在家的前上司韩世忠也多次上奏折替他说话,最终李宝侥幸地在秦桧对岳家军剩余将领的打压中幸存下来,仅仅是被调离了岳家军,降官职两等。
如今宋金再度开战,李宝作为岳家军仅存的、还算是比较能打,而且也没有背叛过岳飞和主战派的将领,自然就再度被启用了。
从李宝的个人情感来说,他自然是更喜欢能回到中部战区,去那个曾经岳家军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作战。
但赵构还是比较忌惮李宝的岳家军背景,最终只给了李宝一个水军统帅,看起来风光,实则只有三千多将士和一百条战船,怎么看都只能当背景板的职务。
也是因为李宝属于背景板的存在,所以赵构乃至南宋朝廷的大员们基本上就没关注过他,对他这支兵马属于纯放养,只要不死就爱咋咋地的心态。
李宝由此反而获得了极大的战术主动权,可以完全不受掣肘地实行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战争策略。
那就是……主动北上,直捣金国水师巢穴!
李宝做出这个决定,倒还真不是脑子一拍就想出来的。
他可是一位正儿八经的沙场宿将,在岳飞麾下练过的。
眼下,金军拥有七万多水师将士,大小战船上千艘。
李宝手底下满打满算就一百二十条船,三千将士。
这种数量上的究极差距,要是大家真的在海面上拉开阵仗去打,李宝是真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胜算。
正面打不过,不出奇制胜,难道等着金军打过来,自己再上去送死?
所以在这一年八月,金军陆军主力刚刚进驻楚州时,李宝就悄悄地带着自己的全部部下,乘船北上了。
此时,李宝面对的形势倒也并不是那么的绝望。
早在几年前,金国皇帝就已经任命金国工部尚书苏保衡前往通州督造战船,并尝试性地入侵过一次南宋浙江地区。
但由于通州地区资源不足,金军随后又将建造战船的工厂放在了山东,苏保衡也率领通州地区的金军舰队北上前往山东,去和新的船队会合。
完颜亮好大喜功,在山东地区大量征发民夫青壮,抽调各种资源建造战船,引发了山东百姓的强烈不满。
等完颜亮正式出兵,北边又传来了完颜雍造反的消息之后,山东地区顿时就爆发了大量起义,形成了魏胜、赵开、王世隆、刘异、李机、李仔、郑云等多支起义军并立的格局。
这也让金国在山东地区的驻军焦头烂额,就连金国水师南下的进度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李宝由此特地先派出自己的儿子李公佐和部将边士宁先行北上联络山东各路义军,以作为助力。
自己则在随后几日率领所有麾下船只北上,等待和山东义军来个里应外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李宝还没高兴太久,原本无比晴朗的天空,突然就乌云密布。
随后,大风迅速刮起,原本平静的海水变得波涛汹涌。
不多时,狂风暴雨猛然袭来。
李宝一脸震惊,几乎说不出话。
“台风?”
没错,李宝刚刚带着自己的舰队出门还没走半天呢,就遇上了台风!
江南一带虽然是沿海,但每年正面遭遇台风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李宝就是这么倒霉,精心选定的日子,就偏偏撞上了台风。
狂暴暴雨中,宋军的船只立刻被吹得七歪八扭,原本还算整齐的阵型直接给台风吹散。
李宝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急速靠岸,然后返航。
突如其来的台风,整整三天过后才彻底消失。
而李宝此刻身边的战船,只剩下了……五艘。
“这他娘的还打个屁!”
李宝气得手指天空,跳脚破口大骂,再无任何名将风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