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又想起自己的母亲卫子夫。
娘,真的很不容易。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这件事情过后,太皇太后窦漪房明显也感觉有所亏欠,稍微放松了一些对刘彻的控制。】
【卫子夫很快临盆,生下了一位公主。】
【由于并非长子,陈阿娇一方也松了一口气,双方就此维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初元六年,也就是刘彻二十二岁这一年,太皇太后窦漪房终于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世界。】
窦漪房的葬礼上,刘彻毕恭毕敬,大力参拜。
这位大汉皇帝的心中默念:
“老祖宗,您就安心的去吧。”
“朕会让你知道,朕——是对的!”
抬起头来,刘彻直视窦漪房的牌位。
目光中,再无半点亲情,只有帝王的威严和冷厉!
【窦漪房的死,终于让刘彻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皇权。】
【窦漪房的葬礼刚刚结束,刘彻就立刻下令,以“筹办太皇太后葬礼不周”的名义,罢免掉了丞相柏至侯许昌和御史大夫武强侯庄青翟。】
【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刘彻对之前的心腹赵绾、王臧乃至整个儒家都失去了不少信心,便任命能力并不出众但足够听话的舅舅,前太尉田蚡作为丞相,以法家出身的大司农韩安国接任御史大夫。】
【紧接着,刘彻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集权。】
首先,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刘彻的授意下,丞相田蚡很快下达命令,将所有不学儒家“五经”的博士全部罢黜,要求官学中只能教授儒家思想,不得教授其他任何学派的思想、知识。
紧接着,田蚡又发出招贤令。
这一次的招贤令只招儒家士人,在短短时间内就召集到了数百人,并将这些儒生分别授予官职。
儒家士人正式大规模地进入朝堂中,并迅速地取代原本黄老学派的统治地位。
【然而刘彻很快发现,新的问题竟然又出现了。】
这一次,金幕中出现的是一个非常矮小、看起来极为猥琐,但却带着丞相高冠的男子。
他就是太后王娡同母异父的弟弟,前太尉,现任丞相,武安侯田蚡。
【功臣集团在失去了窦漪房这棵参天大树保护伞的庇护后,又失去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职,已经无力再抵抗儒家的崛起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功臣集团为求自保,纷纷竭力交好田蚡,将田蚡捧为新一代功臣集团的领袖。】
田蚡生来矮小猥琐,如今一朝大权在握,被以前看都不看他一眼的那些高贵开国功臣后代们众星捧月般的赞扬侍奉,这心情别提有多爽了。
田蚡飘了。
他从一个原本小心谨慎的家伙,变成了一个非常自恋自负的人。
在诸多功臣集团的支持下,田蚡几乎每一次朝会都要发表长篇大论。
甚至就连任命官员,田蚡也要插手,还经常反对刘彻挑选的人选,安插田蚡自己属意的人。
一旦刘彻对田蚡不满,田蚡就赶紧去找王娡求救。
王娡这个女人本来也不是什么善茬,她和窦漪房一样,也属于那种除了儿子就是娘家人“传统中国妇女”。
王娡立刻找来了刘彻,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皇帝,老妇就这么一个弟弟,难道你是想要让田家绝种吗?”
“皇帝的外戚都能绝种,成何体统?”
“你都是皇帝了,让一让你舅舅又有何妨?”
刘彻无可奈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一件非常好笑的事情发生了。】
【刘彻以为窦漪房死后他就能大展拳脚,全没想到,窦漪房死后的第一个丞相田蚡,就几乎将刘彻给架空了。】
【刘彻之前的三任丞相卫绾、窦婴,甚至是功臣集团出身的许昌,可都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权势!】
汉初世界中,刘邦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好好,真有意思。”
“原来大汉的外戚都这么厉害的吗?”
刘恒并没有笑,反而表情非常严肃地陷入思考。
过了好一会,刘恒缓缓道:
“父皇,儿臣觉得大汉后宫干政实在是太严重了。”
刘邦看了刘恒一眼,收起笑容。
“嗯,窦漪房和王娡这些老太婆,动不动就参与朝政干涉皇帝用人和国家大事。”
“娘的,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除了护短之外啥也不懂,就敢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
刘邦骂骂咧咧。
笑归笑,但金幕中窦漪房和王娡的表现,明显已经体现出了后宫干政的不妥。
让这些对政务一窍不通的女人来影响国家大政方针和丞相这种关键职务的人选,不就是纯纯的外行指导内行吗?
而且女人是最容易感情用事,偏听偏信的,这点窦漪房和王娡表现得再清楚不过。
也就是这段时间属于和平时期,所以窦漪房和王娡还闹不出什么大乱子,无非就是扯一下皇帝刘彻后腿几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