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中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
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
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
左右贤相
商汤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
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
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
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桑林祷雨
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连续六年的大旱,粮食绝收,汤亲自在国都亳(六种说法:关中说、偃师西亳说、河南商丘南亳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亳说、河南内黄说、郑州说)东部的桑林祈祷,以自身作牺牲来祈雨,剪发及爪,自洁,作在柴上,准备自焚以祭天。
火将然,即降大雨。
另有传说,说成是宋景公祷雨。
《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
杨宽认为,“商汤”与“宋景”古音相近,可能是口传过程中的传讹。(载《古史辨》第七册上)
.......
“奉孝、老傅你们说,若是清洗一波朝中官员的话,这新的廷尉人选会是何人呢?”赢翊问道。
跟其他国家和外族交易,自然是好事了,只不过当廷尉也是可以干的嘛,毕竟敢在咸阳城乃至秦国犯事的,那廷尉自然也可以抓。
内使、郡守、县令不敢抓的人,廷尉敢啊,这还怕他们不上赶着跟自己做生意吗,而且还不需要受到那约束,想通这一点赢翊便觉得延尉挺好的。
“非李斯莫属了,这李斯现在可以说是秦王的亲信,虽然是吕相提拔上来的,但是李斯可是跟秦王站在一起的。
而李斯又是法家之人,还跟着荀卿学习了帝王之术,其一身的本事很强,而且非常得宠,所以嘉推测廷尉之选必是李斯!”郭嘉说道。
这李斯是什么人,赢翊可以非常清楚的,这是一个将法家思想推向了极端化的人,早期的李斯是有以法治国的志向的,不过后期嘛已经无法代表法家了。
而且还是导致大秦二世而亡的重要成员之一,赢翊觉得这李斯是个野心极大心眼极小的人。
吕不韦可是李斯的伯乐,而李斯背刺了吕不韦,而且李斯因为害怕自己的侄儿嬴政重用韩非,向嬴政说了很多韩非的坏话,最终韩非入狱,李斯还亲自送了毒药将韩非给毒死了。
这样的一个人纵使是有能力,但是赢翊并不喜欢李斯,既然李斯是廷尉的人选,那么这延尉自己是当定了!
“李斯有种的你也来嫉妒我吧!”赢翊暗道。
“侯爷莫非是想要选廷尉,这样的话势必会得罪李斯的!”郭嘉说道。
“哈哈,我是什么身份,我可是巴蜀侯,秦王嬴政的小叔父啊,在秦国我还怕得罪一个外人不成!
奉孝这廷尉我是当定了,你安排好人手盯住了李斯,我要知道李斯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今天吃了什么说了什么都得知道!”赢翊说道。
“是,侯爷,嘉必定安排好此事!”郭嘉应道。
“老傅你出面在东城买下一座酒楼,然后便不用继续营业了,我要重新装修酒楼,还要培养里面的伙计、掌柜、账房以及厨子!
另外再去招募一些擅长酿酒的人才,要身世清白的,工钱翻十倍,但要求他们带着家眷住进巴蜀侯府!”赢翊说道。
“是,侯爷!”老傅应道。
“查他们身世的事情可以找奉孝帮忙,然后将这份单子上的东西都买齐,我要酿酒!”赢翊说道。
“是,侯爷!”郭嘉和老傅两个人齐声应道。
随后赢翊便按照自己的记忆,将酿酒的方法给写了出来,而且还分为了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针对的是贵族豪商,第二个级别针对的是官员和普通商人,第三个级别则是百姓和江湖游侠们了。
半天的时间,老傅便带着酒楼的地契还有酒楼里面原本的伙计、厨子等人,以及十几个酿酒的好手来到了巴蜀侯府。
“你们按照这三个配方进行酿酒,你们的家眷我都会派人接到侯府里面来居住,你们放心我许诺的工钱只多不少!”赢翊说道。
“多谢侯爷!”十几个酿酒匠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