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愣头青回头一看,却是团长黎越深。
“团座。”愣头青道,“你做啥子拦我?”
黎越深摇了摇头说:“不能真把人打死了。”
起冲突,打架都没什么,甚至打成重伤也问题不大。
但是直接把人打死,性质就不同了,局面就复杂了。
“你个瓜娃子。”杨森也跟着走过来,一巴掌扇在愣头青的脑门上,骂道,“真要是把人打死了,麻烦可就大喽!”
“便宜这狗日的了。”愣头青啐一口,转过身走了。
黎越深又对杨森说:“总座,英缅军肯定会来报复!”
“我晓得!”杨森点点头说,“你这就派人去通知133师还有134师,让他们马上来这里接收武器装备,只要手里有了武器装备,怕他个锤子?”
“是。”黎越深答应一声,扭头喝道,“通信员?通信员!”
一个军官便快步跑了过来,大声应道:“团座,有何吩咐?”
黎越深道:“立刻派人通知师来这接收武器装备!此令十万火急,务必在天亮之前到达!”
“是!”
杨森的担心并非多余。
第二天一大早,得到消息的英缅军独立第63旅的一个团以及装甲第7旅的一个营就气势汹汹杀回了孟拱。
不过这个时候,川军第27集团军的第133师也已经赶到。
接收了英械装备的川军第133师,立刻在孟拱效外放出警戒线,抢修防御工事。
面对已经有防备的川军第133师,英军独立第63旅终究没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在兵力上并不占据上风。
所以,一方面紧急向英缅军的其余各部求援,一面开始与川军进行对峙。
到了中午时分,英缅独立第63旅的另外一个团以及装甲第7旅的另外两个营也先后赶回到孟拱。
几乎是在同时,川军第27集团军的第134师也匆匆赶到了孟拱。
过了几个小时,到日的下午两点多,英缅军第1师、第17师也先后赶回,但是这时候,川军第23集团军的5个师也相继赶到。
这下,武装对峙的规模迅速扩大到了七八万人!
将近三万英军,与五万多川军在孟拱市郊对峙!
英缅军第1师的师长给川军下了最后通牒,限他们在一个小时之内缴械,否则的话就要发起进攻。
川军自然不怵,反过来警告英军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因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都由英缅军独自承担!
发生在孟拱的武装对峙,很快就上报到了仰光。
……
而在这个时候,仰光的英缅军司令部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就是缅甸政府的总理,巴莫。
顺便再说一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各个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其实早已经是如火如荼。
缅甸也不例外,民族解放运动早已经爆发多次。
面对觉醒的殖民地土着,一味的武力镇压明显已经力不从心,所以英国政府只能做出相应的妥协,比如说让缅甸土着担任政府总理。
巴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上总理的。
巴莫其实是来问情况的,因为英缅军的撤退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日军已经出兵东南亚也不是秘密,所以在这个时候,巴莫难免心慌,就想找到亚历山大问一下,英国政府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是否要放弃缅甸?
巴莫是土生土长的缅人,英国人走得了,他可走不了。
所以,如果英国人真的要走,他就必须考虑别寻靠山。
其实,巴莫也早已经听说过,以昂山为首的缅甸出路协会以及以吴努为首的我缅人协会正在暗中与日本人接触,准备引日军进缅甸,借日本人之手驱逐英国人,建立一个真正属于缅甸人自己的缅甸政府。
对于昂山还有吴努,巴莫之前的态度当然是铁腕镇压。
但如是英国人真的决定放弃缅甸,他就必须另做打算。
所以在做决定之前,巴莫必须搞摸一摸亚历山大的底。
然而,让巴莫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没见到亚历山大。
接见他的居然是一个华夏人,哦对了,还有个美国人。
……
“巴莫先生,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韩勇。”韩勇笑着说道,“说起来,其实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缅甸人。”
“韩勇将军,我听说你名字!”
巴莫脸上立刻流露出激动之色。
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方文明的势力范围,包括缅甸在内,东南亚土着民族对中华文华也是极其的仰慕。
只不过近代以来,随着华夏的持续的衰落,东南亚逐渐开始出现一种不好的风气,对于中华风华开始了鄙弃,转而开始仰慕西方文化。
不过对于韩勇这样一个近乎于战神的人物,身为缅甸人的巴莫还是感到与有荣焉,尽管韩勇是华侨子弟,但毕竟是土生土长的缅甸人。
尤其是当巴莫听到韩勇说他也是缅甸人时,巴莫忽然萌生出一个隐隐约约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