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看着胡佛郑重的说道:“埃德加,这些情报的可信度有多高?”
胡佛肯定的说道:“至少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虽然德国人在莫斯科的城下碰了个鼻青脸肿,但苏联人也不好受。根据我们各方面的统计,苏联人在这场战役里共损失了100到130万左右,这么惨重的损失即便苏联人再怎么顽强也会疼得受不了的。在损失了一百多万人后在新的补充兵员没到位之前苏联人肯定会面临兵力不足的窘境,这样一来斯大林部署在远东地区的一百四十多万的兵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但是想要调动这一百多万兵力他们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日本人部署在华夏东北的六十多万的关东军,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斯大林是绝对不敢调动这远东地区的兵力的,可我们这位华夏的小伙子却给了苏联人这个机会。”
罗斯福听到这里满意的点了点头:“埃德加,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跟我的判断是一致的。原本我还有一些疑问的,但从你送来的这些情报,再结合杜立特发来的点宝来看,这位华夏将军看来是想在东北玩一把大的。”
胡佛也赞同道:“确实是这样的,但唯一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位韩将军会在这个时候向东北发起进攻,难道他不知道现在并不是对日i本人发起进攻的最好时机吗?”
罗斯福晒然一笑:“埃德加,如果你是那位韩将军你会怎么做?”
胡佛不假思索的说:“如果是我是那位韩将军的话我现在就守着现在的地盘,坐看苏联人和德国人拼个你死我活,最好再坐等苏联人再跟日i本人拼个你死我活,等到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来捡便宜,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呵呵……”
罗斯福笑了起来,他接过露西·默瑟递来的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后才摇了摇头:“埃德加,你想的也正是大多数人会做的事,但我要说的是,你的做法不能说没有错,但却不是最好的做法。如果韩勇只是一般的一个地方军阀也就罢了,但他却是一个有野心的地方军阀,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收复东北这么简单,他的心可是大得很呢!”
“心很大?”胡佛嗤笑道:“他的心再大又能大到哪去?难不成他还要跟苏联开战不成?要知道现在的华夏可不是两百多年前的清朝了,以他们那点实力真要跟苏联对上的话,绝对会被那些狂怒的斯拉夫人碾成粉碎的。”
“是吗?”罗斯福不置可否的微微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咖啡一口气喝完,砸吧了一下嘴巴后就不说话了。
看到罗斯福的神情,胡佛就知道自己肯定漏掉了什么地方,只是他绞尽了脑汁却想不出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他又回忆了一下苏联和华夏当前的国力和情况,发现自己的分析并没有错,此时的华夏连一个日本都打不过,就跟别提跟盘踞在一旁的北极熊了。
看到胡佛冥思苦想的表现,罗斯福将手中的咖啡杯子递给了一旁的露西·默瑟后才说道:“埃德加,你在情报方面的天赋自然是不用说,绝对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人才之一,但若是抡起对政治和国际形势的见解和判断就差了许多。”
胡佛却不以为意的说:“总统先生,如果我有您这样的政治天赋和国际眼光,那么我早就参与总统的竞选,而不是当了十多年的联邦调查局局长了。”
“呵呵……你啊!”
对于胡佛的话罗斯福只是笑了指了指他,这才说道:“其实你只看到了华夏虚弱的一面,但是却没看到其实现在的苏联人也很虚弱。当然了,现在的苏联即便是再虚弱也要比华夏强得太多,但是你却小看了那个华夏的韩将军,这位最近几年才崛起的地方军阀可不象一般的华夏官员和将领那样没有眼光。正好相反,他可是相当的有远见,你恐怕还不知道吧,早在两年前他就跟我们和英国签订了一个协议,这份协议已经将战后华夏南海的地盘给划分好了。”
胡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两年前他就跟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和英国将华夏南边的势力范围给划分了?这不可能吧?”
“谁说不可能的?”罗斯福摇了摇头,有些感慨的说:“早在两年前英国人还在德国人的轰炸下苦苦支撑的时候,苦于中立法案的缘故,我们美国无法直接出兵帮助英国。于是那时候我们和英国政府一起找到了他,要求他派出一批飞机连同飞行员赶赴欧洲帮助英国人撑过那道难关,他同意了,但是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再战后将琉球群岛交给他管理,并要求战后将在日i本本土驻军,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这位华夏将军的卓识远见,而他现在又把手伸向了和苏联人交界的蒙古一带,现在你还认为他是无的放矢或是一名纯粹的国际主义战士吗?”
“这……”胡佛被问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罗斯福继续道:“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这位年轻的华夏将军肯定对苏联有着某种不好的企图,所以才会选择在这种并不适合的时间对日本关东军展开战斗,而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他要将外蒙收回华夏所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