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就要防一手,年轻人容易火气大,命令部队做好警戒,一旦来犯给与狙击,我会派兵援助它们。”
“是”
2月21日凌晨1:00,第二旅全旅在吴正保的率领下,三列装甲列车强行进入铜山,随后而来的部队与驻守铜山的苏省军队发生小规模交战,第二旅珍惜士兵性命,不想浪费在内战的战场上。
副官进来报告:“长官,对方战斗力还是有的,为避免伤亡,重炮团团长白光明请示,是否对对方开始重炮炮击?“
吴正保看了下怀表,扰民就扰民吧,按照马小树的要求,尽量以武力逼迫招降为主,民心最重要,打是比较好打的,关键是站稳,这里是陇海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冀、鲁、豫、皖、苏五省的交通咽喉。
“命令:重炮团连发疾速射击,打击对方指挥所,做好延伸射击准备,1小时候后劝降,大家都是自己人,国人不打自己人。“
“是“
铜山是徐州道的治所,北面是平原为主,81师的炮兵在普鲁士教官团的培训下,对于远程打击操作早已熟于心中,而调研署对于铜山的军队营地和防守要点做了测绘,情报提前半年就做了充足准备,射击诸元设定。
“预备,开炮!”
炮兵耳朵容易受到伤害,士兵听到预备口令后,转过身双手捂紧耳朵,微张口,也顾不得灰尘是否会进入口中。
随着小旗的落下,绳子一拉,“咚”一声巨响,炮弹呼啸着冲向目标,随后看到火光和烟雾腾起。
炮击结束后,吱呀呀的履带声响起,12辆坦克一字并排向前开去,中间隔着100米远,每一辆后面跟着一个班的兵力,按照普鲁士教官的要求,士兵队形在弯腰冲锋时必须采用疏开,散开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7~8米之间,班中的的狙击手开始卧倒,对着对方火光冒出处精确射击,开始火力压制,使用的MG14/17其实是轻机枪,不过带了光学瞄具,副射手备足了子弹,提着两个子弹箱候着。
坦克不时地停顿下来,对着枪声来处开炮,子弹打在装甲上冒出火星,流弹和跳弹不少。
自从获得枪钢和炮钢技术后,81师的武备已经全面完成换装,作战部队中连级排级和班级军官全部配备花机关和驳壳枪,只有营级以上的配备M1911手枪,因为在大规模作战中手枪的作用其实不大,还是要靠火炮机枪花机关步枪来进行火力突击。
G98已经停产,因为枪管长,枪身重,士兵们反馈不如G98A好用,未配发的开始改造成狙击型步枪,更换弯曲向下的拉机柄,光学瞄具还是够的。
G98狙击步枪(来源于网络)
启拉力或者麦德森与步枪是相同的口径,两种子弹这样就减少了后勤供给压力,班排级火力是足够的,
对面的部队很快开始崩溃,吱呀呀的声音听起来是无比的刺耳,撕碎了抵抗的心,零星的枪声代表着战斗到了尾声。
“缴枪不杀“的喊叫开始响斥着整个战场。
喜欢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民国选择:炮灰?牛马?枪在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