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宫中,太医已经为小凳子换了伤药。
还言明,若是一个不慎,还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此时诊治倒还算及时,若是晚了几天,怕就无力回天了。
连清坐在永安宫寝殿内,脑中回荡着小凳子那一身的伤痕和今日封允那探究的目光。
自己将一切摊开在封允的面前,却换来一个调查清楚的结果。
连清和宫女吩咐道:“熄灯吧。”
连清躺在床上,将自己裹在被子中。
凄凉的想,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呵呵……
……
杨荐被押至未央宫。
“小人拜见陛下!”杨荐看着上方面无表情的帝王,终究是道了礼。
封允抬眼看了看这谨王放在丰京的暗桩。
“皇后传信于你,让你在宫变之时相帮于朕?”封允开口。
“正是。”杨荐道。
“那你就会如他所言,依他之命?”封允凝视着杨荐。
“谨王留下虎符给皇后,便是让我等对他言听计从,若有危难,随时相救!”杨荐道。
封允神色又沉了沉。
都已经这样了,这封檀林还要藕断丝连,当真是冥顽不灵。
那块虎符,和一张字条,被呈到了封允面前。
封允拿起那只虎符一看,铁甲军的虎符都能相赠,倒真是情真意切啊,封允不禁捏紧了拳头。
展开纸条,只见其上是连清的字迹:“还请解丰京之围”
封允敛了敛眸,捏着纸条的手收紧,神色复杂。
一回想那日连清离开未央宫的神情,封允抬手捏住了眉心。
封允看了看台下被制住的杨荐,吩咐道:“放开他。”
封允拿着那块虎符,走下高台,来到杨荐面前,将虎符递了过来。
沉声道:“回去告诉谨王,此物,物归原主,丰京之事,无需他多管闲事。”
杨荐接过虎符:“陛下之话,我定会带到。”
挥退宫中的众人,封允脸色凝重的看了看永安宫的方向。
封允已有几日不曾去永安宫了,今日,走到永安宫门口,终是停住了脚步。
对福祥道:“前些日子二皇子和连家那些孩子,不是有些矛盾吗?”
福祥应声:“是。”其实福祥也不知道陛下临到永安宫门口,说这事是什么意思。
“你去请奉安侯府和永安侯府之人来宫中,就说朕设家宴,邀他们一聚,旨在让这些孩子亲厚些。”
福祥虽然觉得封允徒然生起这么个念头,让人不明所以,却也只得恭敬道:“谨遵圣意。”
封允看了看前方的永安宫大门,终是转身离去,打道回府。
连清听着永安宫下人禀告,说是明日晚上陛下设家宴,邀请奉安侯府与永安侯府众人一同赴宴的消息。
“娘娘,陛下特意嘱咐您好生督办此事。”宫人道。
连清眸中无甚表情,淡淡说道:“知道了。”
连清朝绿箩道:“小凳子的伤势怎么样了?”
“外伤都差不多了,但是还不能下床,内伤还得调养多时。”绿箩道。
“好生照料他。”
“是”
……
翌日晚上,永安宫正殿内,奉安侯携一家大小前来赴宴。
只见连清穿戴着皇后华服,坐在最前方的右手边的主位上,左边的位置空出,陛下还未驾临。
连清招呼着奉安侯府众人坐到了自己右手边。
奉安侯坐在连清右手边的位置上,奉安侯旁边依次是,夫人,杨氏,连延嗣,连延嗣的妻子曹怡静,连景曦,连景瑜,连延瑞。
奉安侯府众人是来得最早的,已然依次落座。
连清左手边的位置都还空着。
“见过皇后娘娘!”
一桌子人虽然是连清的亲人,可入了宫中总是要讲宫中规矩的。
“都免礼吧。”连清面上带着一丝笑容。
能见到娘亲和景瑜他们,连清终究是开心的。
随着一声唱喝:“二皇子到!”
只见一身皇子服饰的二皇子在身边宫女太监的拥护下,直奔筵席。
而他身后还跟着贴身伴读杨书予。
“拜见母后!”二皇子行礼。
“拜见皇后娘娘。”他身后的宫人们行礼。
“免礼,入座吧。”连清命人引着二皇子在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坐下。
“谢母后!”二皇子落座后,端正着身子,眼神看着自己面前,时不时朝身边的杨书予吩咐一二,杨书予都尽心伺候着。
右边连延瑞正和连景瑜说着什么,却发现景瑜走神了,仿佛正看着二皇子。
“大侄子,你看他干啥?”连延瑞没好气的说了句。
连景瑜收回目光,仿若方才那一幕未曾发生。
“大公主到!”
众人皆落座后,唯独缺了连清左侧那个主位上的人。
席间大家也只得闲聊了开来,等着陛下驾临。
“陛下驾到!”
随着这一声唱和响起,一众宫女太监们簇拥着龙驾来临。
“拜见陛下!”
“拜见父皇!”
席间众人皆起身行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